母子二人小聲商議。
黃氏道“你爹這模樣,還不知收斂,以后還得吃虧。”
馬大郎沉默。
黃氏“我聽說其他鄉紳商賈都把田產上交了,可有這回事”
馬大郎點頭,“幾乎都交完了。”
黃氏重重地嘆了口氣,“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那幫土匪沒有絲毫人性,當初二郎”
提到傷心事,她不痛快道“胳膊擰不過大腿,你改日也把手里的田地上交了罷,若不然那些刁民成日里在外頭鬧事,你父親也不好養病。”
馬大郎回道“事到如今,也唯有如此了。”
黃氏“得瞞著他。”
馬大郎“我曉得。”
母子二人商定后,馬大郎偷偷把田產地契差人送到衙門,徹底服了軟。
現在整個安縣的土地得到整合,李疑摩拳擦掌,蠢蠢欲動。
梁螢道“咱們貼一份感謝的告示出去,把所有上交的明細貼給老百姓看,也好讓他們心里頭有個數,至少表面上要做得光鮮。”
李疑點頭,“明日就貼。”
第二日那份回收告示貼出去后,眾人歡喜不已。
這是他們第一次聯合起來為自己爭取利益,不曾想竟然成了事。
人群中有老媼問“程縣尉,現在全縣的土地都回收交給了公家,什么時候才發放到我們這些老百姓的手里啊”
程大彪笑呵呵道“就這兩日,你們安心等著吧,里正會通知你們,衙門挨著下來變更地契憑證。”
眾人全都喜氣洋洋,仿佛在這個初春里看到了站起來的希望。
也有人豎起大拇指夸贊道“咱們這個公家好,免了徭役,又分了田地,連平日里用的鹽價也下調不少,真真是處處為咱們老百姓著想啊。”
“是啊,可比朝廷好多了。”
“有這樣的公家護著,何愁不能過好日子。”
人們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正如程大彪所說,沒過兩日土地下放到戶正式設施落實。
梁螢和李疑兵分兩路,她把前主簿張議帶去當書吏使,譚三娘也跟著去幫襯打雜。
一行人抵達龍門村時,村民們早就翹首以待,他們大老遠就親切地跟梁螢等人打招呼,個個笑意盈盈。
今日太陽好,梁螢心情也不錯,笑瞇瞇問道“各位父老鄉親可有把原地契帶過來呀”
人們紛紛回應帶了。
里正早就擺放好桌椅,龍門村目前在住戶主有五十八戶,梁螢先把情況簡單的農戶挑出來更換地契。
像許老兒他們家最好分配。
他家四口人原自耕地是五畝半,租種了薛家的十畝。
現在土地均分四口能分得八畝自耕地,直接在原有的基礎上劃分薛家的兩畝半為自耕地,其余租種公家的土地則是七畝半。
分配的原則是盡量別隨意變更農戶們之前耕作的土地,至多增減,不會兩家亂調。
而租種公家的土地契約通常都是五至十年,不會輕易變更。
若是不愿意租種則退,愿意繼續租種就續約,操作方便簡單。
許老兒家十五畝半的田地只需繳納三成賦稅,養一家四口是綽綽有余的。
這不,拿到新變更的地契和租賃契約,許老兒笑得合不攏嘴。
梁螢特地指著地契上的“禁止買賣”四個字,同他嚴肅道“這些土地都是公家的,許老丈可切莫把它給私賣了,是會蹲大牢的。”
許老兒連連擺手,“不會不會,這可是咱們家的飯碗,斷不能砸了。”
梁螢笑瞇瞇道“那敢情好,就盼著今年風調雨順,大家都能豐收呢。”
人們看到許老兒新拿到手的地契和租賃契約,紛紛圍觀議論。
一人調侃道“哎喲,你家能種十五畝半,今年多半有盈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