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螢“那便讓他戴罪立功好了,反正現在縣里也缺人用。”
雙方就各自的情形交流了一番,梁螢提起周家跟村民的合作,李疑心中歡喜,覺得此舉甚好。
趙雉打斷他們道“現在把代職文書拿到手了,關應門也該開啟放行。”
李疑“進出人員還是得嚴查。”
趙雉點頭。
他們就關應門放行商議一番。
人員流動,意味著一切將恢復正常往來,梁螢一門心思琢磨著搞錢,打算在商稅上動腦筋。
目前的商稅一般由兩部分組成,門稅和坐稅。
所謂門稅,也就是現代的關稅。
倘若有外來商賈要進安縣售賣,那進城門時就會按攜帶貨物的數量繳納門稅,只有拿到交稅的憑證,商販才可以在縣內交易。
而坐稅,就相當于攤位門面費。
現在開放關應門,人員流動則會帶動商貿往來。
目前朝廷在稅收這塊的政策還不明確,為了有一個清晰的稅收標準,梁螢決定擬定一份收稅的商品明細出來,并將其貼到城門和縣內的告示墻上。
她和李疑連夜琢磨,初步定下布匹、香料、陶瓷器、玉器珠寶、牲畜等,將要收稅的項目名稱寫明告示往來商販。
如果你運送柴碳來販賣,上頭沒有它的稅收,那就無需交稅。
如果你運送陶瓷來販賣,則需按件數來繳納百分之三的商稅。
如果你在縣里已經有商鋪攤子,那就只繳納坐稅。
這樣的目的是明確人們哪些該收稅,哪些不該收,并且有一個公示的收稅標準,商販也能一目了然,沒有爭議。
這些日關應門開啟,趙雉親自鎮守核查進出人員。
城門的開啟對老百姓來說影響不大,他們很滿意縣內的治下,壓根就沒想過要逃跑。
鄉紳們也沒人出逃,他們的祖輩都在安縣,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離開的。
些許商賈則跑路了,趙雉也沒有為難。
人員流動,把縣內的消息也帶了出去,最初受到波及的是隔壁的平陰縣。
永慶郡管轄著二十三個縣,離安縣最近的是平陰。
平陰比安縣大得多,縣內有近兩萬人。
如果說安縣有口鹽井,那平陰就什么資源都沒有,跟安縣一樣窮得叮當響,因為他們也是要上交“孝敬”的。
兩個縣離得近,底下的百姓也有通婚。
當初安縣發生變故時,有平陰的百姓來串門,結果一串就是好幾個月回不去,現在城門開啟,他們可算能歸家了。
這一歸家可不得了。
安縣短短幾個月的變化他們是瞧得清清楚楚,從免除徭役,到土地均分,以及下調官鹽,集訓自衛,種種措施皆是惠民之策。
回到平陰的老百姓同自家鄰里談起安縣的變化,無不激動萬分。
人們自然是不信的,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那中年男子唾沫星子橫飛,激動拍大腿道“你們還莫要不信
“安縣許多田產皆被豪紳們占據,就拿我姨母家來說,他們家自耕地只有七畝,要養八口人,租種了豪紳們的二十五畝地,得交七成的租子,日子過得緊巴巴,可不容易。
“結果怎么著,那幫土匪進城來,先是替天行道殺了貪官,而后又升堂審判惡人,取締了徭役,全民皆歡
“后來他們還提出了土地均分,禁止買賣,并且每人能分得二畝自耕地,要把縣里的全部土地都回收到公家手里,也就是土地王有制”
一上了年紀的婦人插話道“鄭三郎你莫要瞎吹,把土地回收到公家手里,那些鄉紳商賈可樂意”
鄭三郎興奮道“他們肯定不愿意了”
頓了頓,暗搓搓道“但是老百姓得利啊,像我姨母家,倘若土地均分能落實下來,他家八口就能分得十六畝自耕地,并且租種的田地只需上交三成稅,若是產糧少的只交兩成給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