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議細細說了一番。
陳安聽后久久不語。
眼見天色不早了,他抬手打發張議離去。
張議屁顛屁顛地回衙門,悄悄同梁螢等人說起陳安找他的事。
梁螢抱著手爐,滿心歡喜道“甚好。”
胡縣令卻沒她這么樂觀,半信半疑問“那楊都郵當真會找軟柿子捏”
張議回應道“多半會的。
“胡縣令你仔細想想,咱們衙門不能吃虧,老百姓又動不得,那就只剩下縣里那些豪紳了。
“目前縣里的豪紳都沒有身家背景,就算余家厲害,也全都是白丁,這些人大多數又是賤商,損點他們的利益保全大局是眼下最有效,最快捷的法子。”
胡縣令細細琢磨其中的奧妙。
梁螢接茬道“只要老百姓能從豪紳的手里分得土地,自然就會散了不再鬧事。
“就算那些個豪紳有冤要喊,但也架不住太守府鎮壓,一群沒有權勢的商賈鄉紳罷了,還能捅出多大的簍子
“那楊國興與其在老百姓身上動刀,還不如在豪紳身上打主意來得快捷,畢竟欺負那幾家人,可比欺負全縣老百姓劃算。”
聽了她的分析,胡縣令愈發覺得玄妙。
不出所料,第二天陳安就把自己捏軟柿子的想法同楊國興說了。
反正朝廷是不能吃虧的,現在又不敢捅那幫刁民的馬蜂窩,索性退而求次,把矛頭轉移到豪紳們身上好了。
二十幾家而已,士農工商,他們多數是最底層的賤商,偷奸耍滑的一群人,沒法跟農民比。
就目前這形勢,還是保住農民要緊,因為他們是上交公糧的主力軍。
倘若把這群人廢了,簍子捅大了不說,還得損失交公糧的飯碗,怎么算都劃不來。
而商賈那些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了田地,還有商鋪可以營生,對他們的影響也不算太大。
楊國興捋胡子深思此舉的可行性。
陳安道“如果都郵想速戰速決,捏軟柿子無疑是最佳方法。”又道,“俗話說民不與官斗,待這事平下來后,倘若那幫豪紳要鬧事,便叫衙門時不時查他們的商稅,罰幾次就老實了。”
楊國興沉思道“對付豪紳的法子倒是多得很。”
陳安點頭,“目前最緊要的是把余家給處理了,他們家以前仗著余老兒是致仕縣令,豢養了上百私兵。
“如今那余老兒已經死了,底下的余家人全都是白丁,朝廷豈能容忍他們養私兵威脅平陰的安全”
楊國興懊惱道“還膽敢越級到太守府告密,簡直不可忍。”
陳安“只要咱們太守府把當地的豪紳壓住,縱使他們有再大的本事,也翻不起浪來。故而屬下以為,就目前的情形局勢來看,捏軟柿子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楊國興背著手來回踱步。
陳安道“都郵得盡快做決斷,一來可以穩住胡縣令莫要罷停,二來可以解散刁民勿要繼續鬧事,三來你也好盡快回去交差,讓太守府挑不出錯處來,平安化解這次的危機。”
聽了他的建議,最終楊國興猶豫了許久,才下定決心道“那便依你之意,先把牢里的那些人放了。”
陳安點頭。
楊國興“至于胡縣令,你去說服他配合辦事。”
陳安“屬下領命。”
他當即前往衙門找胡縣令,不曾想胡縣令裝病臥床不起。
胡宣沒得法,只得把陳安請到廂房。
那陳安倒是挺會來事,好言好語一番勸說,同胡縣令道“這陣子楊都郵接到差事就快馬加鞭趕來處理平陰的亂子,不曾想鬧得這般大,他懊惱也在情理之中,還請胡縣令多多包涵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