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梁螢沒有異議。
她能治內,且有張議和程大彪打輔助,問題不大。
但因著是女子,行事多有不便,可讓譚娘一路跟過去。
而安縣這邊不僅要看好流民,過陣子蠻鸞山遷移來的村民也需要妥善安置,李疑的任務繁重。
商議妥當后,次日一早趙雉就領了兩百兵前往松縣,還帶著幾位松縣的當地人一并去的。
梁螢和趙老太幾人送他們出城。
回來時有流民問梁螢,說安縣人人有地種,他們過去平亂,是不是也可以接管那邊,讓當地人都有土地種。
梁螢失笑,對那婦人道“你想得倒挺美,能不能接管得靠太守府發話,不過平亂之后需得請示太守府,讓朝廷派新的父母官下來上任,在這之前我們應是能暫時接管的。”
那婦人露出失望的表情。
梁螢頓足跟他們嘮了陣兒,提前了解當地的情況。
從他們口中得知松縣跟安縣差不多大,人口也不過數千。
當地的鄉紳有好幾個,商賈都是小商販多,種地的也有少許中農富農,想來平亂后應能很快重整秩序。
在趙雉他們出兵后的第日,平陰那邊的胡宣來了一趟安縣。
看到縣內安置的流民,他頭痛不已。
去到衙門,是李疑接迎的。
雙方說起松縣的亂子,胡宣聽到太守府讓安縣發兵去平亂,整個人都是懵的,說道“我父親正愁這事兒呢,縣里跟這邊一樣聚集了數百流民,又沒聽到上頭派兵去平亂,所以差我過來問一問你們做何打算。”
李疑道“趙郎君帶了兩百兵去往松縣,已經去了日,應該很快就有回音的。”
胡宣皺眉,“兩百兵夠嗎”
李疑點頭,“夠了。”又道,“都是一群鄉民,掀不起浪來,若不然太守府哪會這般省事。”
兩人正說著,外頭的梁螢回到衙門。
雙方又寒暄了幾句,問起平陰那邊的現狀。
胡宣粗粗講了講,言語里皆是快慰,說周家到那邊簽了好幾十戶蠶繭收購契約,當地村民歡喜不已。
現在整個平陰都煥然一新,人們有盼頭,個個都有一番干勁兒。
梁螢高興道“以前是為他人掙口糧,現在是為自己掙,自然有干勁了。”頓了頓,“今年我們安縣的糧價都少了兩文錢,待平陰的水渠暢通后,只要風調雨順,養個兩年就有余糧了。”
胡宣點頭,美中不足道“就是太守府抽取的賦稅太過沉珂,我們永慶郡原本就是僅敷,底下的老百姓為了養太守府那幫人委實不易。”
梁螢“暫且熬著吧,誰知道什么時候就變天了呢。”
胡宣愣了愣,一時沒聽明白。
李疑說道“是啊,如今的朝廷早就壞透了,還不知道上頭的梁王室能扛到幾時。”
這個話題委實敏感。
胡宣雖然有秀才在身,還是忍不住說道“當初那楚王打著清君側的名號攻進京城,以我之見,也不過是蛇鼠一窩。”
梁螢應道“都是一群功利之人,哪會在乎底下老百姓的性命,他們巴不得把這些人敲骨吸髓,榨得連皮囊都不剩。”
李疑接茬,“要不然松縣何故發生,應是受不了沉珂的賦稅徭役和不公允。”
梁螢“所以靠朝廷沒用,如果想要守住手中的土地,還是得自己有能耐才行。”
他們就當前局勢和維護手里的土地這一話題議了許久。
也幸虧平陰是把太守府忽悠來做的取舍。
倘若當地有背景人脈依靠的鄉紳,只怕早就和太守府串通一氣,哪能讓老百姓撿得便宜呢。
他們這幫人也只能先捏軟柿子,若是遇到硬茬兒,光靠嘴皮子可不太管用。
并且目前存在的問題還有許多,比如每年要上交給太守府的賦稅,全都壓在老百姓身上,一時半會兒還沒法豁免。
安縣這邊靠的是那口井鹽和趙雉扛著,如今平陰這邊雙方聯盟,也得分擔些債務過來,時間一長,他們這幫土匪也吃不消。
要養衙門,要養兵,要更新兵器,還要繳納沉珂的賦稅。
在所有老百姓享受安穩日子時,有人在為他們的太平負重前行。
此次松縣的也給平陰敲響了警鐘,在這樣的世道,老百姓越過越艱難,一旦遇到天災人禍,只怕會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