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縣的縣令被殺了,只能把縣丞扶持上去頂替,還有些則是民間口碑不錯的秀才提拔上去的。
也有兩個在民間威望極高的老鄉紳被趕鴨子上架扶到了縣令的位置上坐陣。
因著人才緊缺,所以許多人都沒有經過正規考核,靠的是民間的口碑上位。
這些人自然參差不齊,所以有一年的考核期。
在外忙碌了幾個月,李疑清減不少,精神卻極好,整個人都充滿著蓬勃的干勁兒。
他在搞土地下放的途中也曾見過葛老兒,提到那個老迂腐,李疑哭笑不得,說他倆還跳腳吵過一架。
梁螢笑道“我把他提出來當差時他也罵罵咧咧,脾氣臭得很。”
李疑擺手,“那老兒脾氣雖然暴躁,卻是個實干的,起初老叫我小土匪,我喚他老驢子,對我們干的差事他挺不服氣,后來總是被當地老百姓打臉,我暗爽了好幾回。”
梁螢掩嘴。
李疑興致勃勃說起兩人在東陵那邊斗智斗勇的經歷,又好氣又好笑。
那老兒嘴巴討嫌,做事卻實在,不玩虛的,一般人可不容易收買。他覺得老頭挺適合干都郵,一根筋的人,不圓滑,利用他巡察鄉縣倒是挺合適。
甭管誰遇到他,都會踢板磚。
梁螢說道“我還準備讓張議干都郵呢。”
李疑擺手,“那小子太圓滑,倒是大材小用了,擱在身邊的用處更大。”頓了頓,“陳安呢,做事如何”
梁螢“他在太守府待了這么多年,自然是不服女人管束的,我也不信任他,需得好生磨磨性子。”
李疑點頭,“到底不是跟我們一同出來的,來路不一樣,是得好生磨一磨。”
梁螢繼續說道“平陰那邊我打算直接把縣丞提上去做縣令,讓胡縣令到太守府來,任典學從事,替我們選拔人才,做籌備。”
李疑贊道“他是正兒八經的進士,由他從各縣秀才里選拔才干之人下放到地方磨練,以備日后啟用,頂好。”
梁螢“還得把開蒙受教做了。”
當即同他說起打算讓所有幼兒統一開蒙。
李疑雖然擔憂費用,但還是挺贊成這一舉動。
畢竟育人,乃國之根本。
他回來后沒過幾天,趙雉擔憂許久的朝廷總算對永慶有了明確的舉動。
事情確實如梁螢所料,上頭派下使臣前來招安,梁王室對永慶采取的是懷柔政策,一句話總結就是不想打仗。
窮。
這群土匪也很窮,大家都不想打仗。
趙雉懸掛許久的心終于落地。
梁螢并未出面,她并不想跟京中的任何人有接觸。
前來招安的使臣姓江,生得大腹便便,一副和氣生財的模樣。
他被眾人請進太守府后,趙雉、李疑、奉三郎和陳安等人跪地聽其宣讀招安圣旨,氣氛肅穆。
待圣旨宣讀完,趙雉雙手接過。
拿到圣旨的那一刻,他從沒有這么踏實過。
梁螢曾說過,打不過就加入,只有能屈能伸才能猥瑣發育。
之后太守府設宴款待江使臣,趙雉不善言辭,也沒興致跟官場上的人打交道,全是李疑和陳安他們跟那使臣周旋。
不過在聽到朝廷要求永慶郡每年需上交十萬貫賦稅時,李疑還是坐不住了,皺眉道“江使臣是不是記岔了,朝廷不是一直把永慶定性為僅敷嗎”
江使臣看向他道“李功曹,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永慶郡內有好幾口鹽井,朝廷沒向你們征收鹽稅就已然不錯了。”
李疑默了默,說道“可是去年災情嚴重,今年恐難”
江使臣做了個手勢,態度強硬道“李功曹,朝廷的這份招安詔書可是楚王費了不少心思求來的,你們若是覺得沒有必要歸順,江某可回去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