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永慶的那天,趙老太和胡志國等人在城門口相送。
臨行前梁螢道“老太太就拜托胡太守照料了。”
胡志國點頭,“你們路上也要小心些。”
梁螢握住趙老太的手,“待我們過去把河城安置妥當,便來接你過去團聚。”
趙老太笑瞇瞇道“且放心地去,那邊的老百姓還等著分土地呢。”又提醒道,“到底是才攻下來的城池,大意不得,定要處處防范為好。”
梁螢“嗯”了一聲,“你老人家放心,我有袖箭在身。”
二人敘了許久,他們一行人才打馬離去。
趙老太目送他們,感慨道“小姑娘長大了。
“我記得才到蠻鸞山的時候稚嫩又天真,如今長成大姑娘了,行事穩重且有主見,著實難得。”
龔大娘道“算起來明年得有十九歲了。”
趙老太瞥了她一眼,意味深長道“這日頭過得真快。”
一行人在外頭站了會兒,才回太守府去了。
路上龔大娘道“阿螢跟秀秀倒是挺匹配的,文治武功,一個擅于治內,一個擅于攻打,如今他們把俞州給奪了,以后老趙家說不準還真會飛黃騰達。”
趙老太心中歡喜,“這兩個孩子是挺有意思。”又道,“我馬如會這輩子沒什么出息,但相看人,還是有一套的。”
龔大娘笑道“現在回想起來也真不可思議,從蠻鸞山到這兒,這才多少年,從一縣之長到一郡之守,再到俞州牧,竟變化得這般迅猛。”
趙老太“我也不曾想過秀秀會做官,雖然只有半桶水。
“當初我相中阿螢,就覺得賊有眼緣,她那面相生得極好,妥妥的富貴命,一輩子就該被供著養著。
“想來我們趙家得祖宗護佑,稀里糊涂給了這么一段天賜的姻緣。
“起初我還怕那小子把人給唬走了,也幸虧他不算太笨,把人追回來了。
“現在看到兩人相處得倒也和睦,不曾紅過臉,可見是合得來的。”
龔大娘“也得秀秀多謙讓著些。”
趙老太“那可不,我若有阿螢那臉嘴和才干,還不得飛上天去”
龔大娘失笑,說道“阿螢那孩子,若說是官家娘子,可信;若說是富家千金,也可信;哪怕是王公貴族的金枝玉葉,說出去只怕也是信的。”
趙老太道“官家娘子便罷,倘若是那金枝玉葉落到這兒來了,我老趙家豈不得被朝廷刨祖墳”
龔大娘“”
趙老太想了想又道“話又說回來,依目前的局勢,老趙家的祖墳遲早都得被朝廷刨。”
龔大娘“”
她可真看得開
一路快馬加鞭從永慶抵達雁門郡時,梁螢等人在此地落腳宿了一宿,奉三郎引周太守前來接見。
之前奉三郎就已經同周太守說起過永慶郡內的情形,他根本就不信老百姓會借糧給他們打仗。
因為大家都很窮。
梁螢失笑,說道“倘若家家戶戶都有十多畝地種,且有蠶桑副業,只上交三成賦稅,沒有徭役與租子在身,他們憑什么還會窮困啊”
周太守被噎了噎,沒有吭聲。
梁螢道“我不清楚雁門郡里的情形,就拿我們永慶來說,幾乎每家都能分得近二十畝的田地耕種,無需再額外上交租子給豪紳,也沒有徭役在身,再種桑養點蠶繭來賣,只要不是太懶的家庭,糧食是足夠吃的。
“這次我們借糧,一個最差最窮的縣都能借出兩千多石糧,且還是老百姓自主借給太守府的,他們總不至于連口糧都不給自己留,是不是這個道理”
周太守默了默,問道“如此說來,咱們雁門郡也能這般”
梁螢“自然可以。
“只要把豪紳打下來,衙門只要他們手里的田地,不要錢財,把土地按戶籍下放均分,禁止土地買賣,就能徹底解決窘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