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伐楚王的第一場戰役收獲頗豐,東州九郡奪了六郡下來,附帶廬江和益勝,俞州家族又添了八郡。
這意味著梁螢手里握了近三百萬人口。
這些人對于她來說就是行走的金疙瘩,他們都是她的祖宗,因為只有足夠多的勞動力,才能有豐厚的產出回報。
不僅如此,此次趙雉還收編了鐘林一萬多兵。
綜合下來他們俞州的兵越打越多,已經有五萬三千人左右了。
從曾經的三百兵起家,從曾經的安縣彈丸之地發跡,這些年他們瘋狂擴張,坐擁五萬多兵,十八個郡。
每打到一個地方,就把土地國有制推進下去。
他用武力征服一個個大地主,她則用雙手締造理想國。
文治武功,內外兼修,一點點托起這個龐大的新興帝國。
哪怕最初的時候搖搖欲墜,哪怕它看起來那么不堪一擊,甚至荒唐得好似海市蜃樓。
可是他們有很多人的手,很多人的力量去把它托起來了。
而現在,隨著地盤的擴張,越來越多的人涌入進這座空中樓閣。
如果說趙雉是最初托起這座海市蜃樓的那根木樁,那現在,底下受益的老百姓就是一點點累積在木樁周邊的根基。
盡管蚍蜉撼樹自不量力,最底層的老百姓永遠都無法撬起最上層的封建統治者,但梁螢可以。
用跨時代的超前眼光去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推翻那個腐朽的體制,徹底顛覆洗禮整個王朝,于硝煙戰火中重建她的理想國。
這是一場偉大的變革,一場值得他們去浴血奮戰打下來的輝煌藍圖。
那種撼動人心的力量來自一個女人身上,用一雙纖弱的雙手下達指令,所到之處,將在戰火的灰燼中催生出絢爛花朵。
它值得所有人去憧憬,去期待。
現在八個郡的體制改革,需要大量有經驗的人去實施她的指令。
州府里的全部人員出動,甚至連魏中丞那幫老頭兒都被她抓過來搞土地下放了。
幾個老頭埋怨不已,這個晚年過得很操心。
梁螢理直氣壯,還沒干到八十歲呢,八十歲干不動了再說。
簡直有毒
東州這邊戰火熄滅,鐘林大軍被瓦解,六萬大軍戰死兩萬多,趙雉收編一萬多,逃跑一部分,金林收編一部分,所剩無幾。
那鐘林命大,被炸掉一只胳膊還是跑掉了,至于能不能活下來不得而知。
這邊的戰火才剛剛熄滅,泉州那邊又搞起事來,杜陽常山王攻打泉州討伐楚王。
泉州是楚王的老巢,常山王很是給力,直接捅馬蜂窩,燒楚王的后院。
如果說打東州是討伐楚王的第一站,那打泉州就是討伐楚王的第二站。
事實證明,甭管各路諸侯是不是各懷鬼胎,只要討伐楚王的利益是符合自己需求的,他們就會去冒險搞事。
梁螢吃準這種心思,在討伐大會上向他們闡明這一觀點,當時就得到了諸侯們的認同,現在他們開始用實際行動去整事了。
而梁螢一點都不貪心,拿到東州六郡先把治內穩下來再說,并沒打算繼續擴張。
亦或許其他諸侯奪得一座城池后多數會維持以前的治內,不會做出太大的改變,但他們這群人不一樣,后續的治內工作要繁重得多。
要把土地下放,要把道路修繕擴寬,還要發展當地的特色副業,扶持商貿發展等等,雜七雜八涉及到的東西多得很。
抵達東州境內,趙雉親自前來接迎。
魯郡城門上的旗幟在風中飛揚,春日里山花爛漫,一片勃勃生機。
趙雉攜州府里的官員前來迎接他們的公主。
梁螢由譚三娘攙扶下馬車,所有人行跪拜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