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內耗,尊重內心的感受,直面自己的不足,重新去接納自己,這樣的活法真的很好很好。
韓大娘喜歡這樣的生活,雖然身體會疲憊,但內心充實,整個人都帶著沖勁兒。
當初她羨慕韓二娘的勃勃生機。
如今,她也變成了第二個韓二娘。
以后還會有第三個第四個。
在東州這邊革故鼎新,一派欣欣向榮時,楚王老巢泉州那邊則陷入了混亂戰火中。
泉州駐扎了十三萬軍鎮守,杜陽常山王揮軍十萬攻打。
戰火紛飛中的允州何氏隔岸觀火,原本是不想去插一腳的。
前陣子楚王怕何氏一族跟常山王抱團,特地派了使臣前來加官進爵,加封何政為鎮南將軍。
現在常山王攻打泉州造反,朝廷下令讓何政去平叛,一下子把他給難住了。
常山王衛家跟允州何氏有一段狗血的世仇,祖上曾是結拜兄弟,后來因著奪妻之仇鬧得不共戴天。
何家這邊的媳婦被義弟衛家給奪了去,鬧得不可開交。
兩家結下梁子,老死不相往來,甚至看到對方還得去打一頓。
上回他們一同出現在河城,當時梁螢還有點怕他們在河城鬧將起來,好在是他們很給面子,沒有生事。
現在常山王打著討伐楚王的名義去攻打泉州,楚王下令讓何政以鎮南將軍的名義去平叛。
若是平時,看到常山王那小子打一頓就好了,可是一下子讓何政帶上萬大軍去打群架,還是得斟酌一下。
這不,州府里為了打不打群架吵翻了天。
他們允州是有這個實力的,畢竟手里握了二十四萬軍。
這在眾諸侯中算是頂級大戶了。
杜陽那邊攻打泉州,原本不關他們允州什么事,站著看熱鬧就好。
哪曉得那狗日的楚王雞賊得不行,給允州扣了頂鎮南將軍的帽子。
如果他無動于衷,則屬于抗旨;如果出兵打常山王,以后衛家被滅,就破壞了三角鼎立的平衡關系。
這是一道送命題。
何政很是發愁,他背著手站在軍事沙盤前,盯著上面的杜陽,泉州和允州三地。
杜陽挨著泉州,允州離兩地則有段距離。
三地里杜陽的資歷最老,允州和泉州幾乎是同時發跡起來的。
這些年他們相互牽制,相互制衡,一直和睦相處,哪怕楚王打到了京城,杜陽和允州都沒有搞事。
現在不曉得那常山王哪根筋長歪了,非要挑起事端,把允州給牽連進來,委實讓人懊惱。
長史徐茂認為寧愿抗旨都不能去打常山王,一旦把衛家滅了,便會直接跟楚王對陣,那時候對允州的局勢實屬不利。
高校尉卻抱有不同的看法,說道“杜陽跟泉州實力相當,不論他們誰把誰吞并,對咱們允州來說都是一頭猛虎。”
虞校尉也道“是啊,原本是兩頭惡狼撕咬,我們允州隔岸觀火便是,可若讓它們合并成一頭猛虎,那就得不償失了。”
何政捋胡子不語。
長子何術說道“不若坐山觀虎斗,誰若落了下風,我們允州再出兵落井下石去瓜分。
“如果是常山王落敗,便打著平叛的名義發兵;如果是泉州落敗,便打著討伐楚王的名義發兵,兩頭都占理。”
這話把眾人逗笑了。
何政道“我兒說得有道理。”
他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反正打誰都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