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十萬大軍虎視眈眈,城里的將士們不敢放松警惕,他們日日處在高壓中,滋味確實不好過。
有很多時候趙雉都想嘗試冒險突破,皆被外面的駐軍打回來了,他們像長了眼睛似的,不分晝夜盯著。
奉三郎也有點吃不消這種軟磨的日子,完全無用武之地。
初春在悄然無息中到來,度過了寒冬,天氣日漸轉暖。
與東州的緊繃不同,俞州這邊一片欣欣向榮。
盡管梁螢時刻都在關注東州那邊的局勢,時日長了不免疲了,趙老太安慰她道“且把心放寬,船到橋頭自然直,上蒼會護佑俞州。”
梁螢看著外頭抽芽的樹枝,沒有答話。
自陳安離開河城已經有二十日了,待他抵達允州那邊,估計還得耗費十日才行。
梁螢收回視線,問道“老夫人真的不害怕嗎”
趙老太笑了笑,“自然是害怕的,可是害怕有什么用呢”
梁螢沉默。
趙老太看向院子里陸續抽芽的樹木,說道“熬過了隆冬,才能抽芽長出新生,現在秀秀他們正在熬隆冬,而我們在春日里等他們趕來。”
她指著外頭柔和的陽光,“你瞧,懶洋洋的,曬得人熨帖。”
梁螢幽幽道“這樣好的春日,原是不該打仗的。”
趙老太點頭,“誰都不想打仗,我也不想秀秀常年征戰,可是他的命生來就是如此。”說罷看向她,“倘若一場戰后,就能像枯木抽芽那樣重獲新生,打仗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聽到這話,梁螢不得不佩服她的豁達。
她發現每到心情沉郁時,跟這個老太太說話總能得到很好的開解。
甭管在什么時候,老人家仿佛永遠都是積極向上的,總會對生活抱著莫大的期望。
說她心大也好,盲目樂觀也好,畢竟在這樣的世道,真的需要極大的勇氣去面對。
在經歷過百般磨難后,還能保持這種樂觀的心態已經很不容易了。
梁螢喜歡她身上的感染力,哪怕是個沒有文化的老太太呢,有時候會鬧笑話,可有時候說出來的話卻極有智慧力量。
稍后譚三娘過來尋她,梁螢起身過去。
一旁的龔大娘見她走了,忍不住小聲道“老夫人真不擔憂秀秀”
趙老太一臉無奈,“我就那么一個崽,以后還得靠他養老,如今他在東州被十萬大軍圍困,我的心得有多大才不擔憂”
龔大娘“”
趙老太發愁道“可是我不能成日里垮著一張老臉叫人看著嫌,州府里哪個不是憂心忡忡的,多我一個又有什么意思”
龔大娘“我還真以為你不愁呢。”
趙老太“那可是我親生的崽,明明知道他去涉險,卻不敢把他拉回來。
“俞州那么大的家業要去守,硬是靠著一場又一場仗拼殺下來的,東州那邊才把土地下放,豈能白干一場
“做人,總得有股子血性,我若天天發愁唉聲嘆氣,阿螢只怕得更愁。我得打起精神來傻樂呵,能把她忽悠過去就多忽悠。”
龔大娘一時不知該說什么好。
待到一月下旬,陳安總算順利抵達允州境內,他顧不得滿身疲憊,匆匆前往寶郡。
當州府里得知俞州派了使者過來,似乎早就在意料之中,徐長史說道“俞州多半是來求援的。”
何政捋胡子沒有說話。
長子何術道“倘若是求援,俞州未免也太過天真,我們允州離俞州這般遠,只怕發兵過去,俞州那邊連骨頭渣子都剩不了多少了。”
何政點頭道“我兒說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