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戰俘不止押送到金林,大通那邊也有。
當地老百姓跟梁州那邊差不多,應該說大多數地方的底層百姓都是差不多的樣子,窮困潦倒。
但這里的人們卻有盼頭。
遭殃的是有錢有權的富人,因為他們的土地會被回收充公。但也僅僅只動土地,其他私產是不會去侵犯的,除非硬要雞蛋碰石頭。
戰俘中多數是梁州兵,青州兵占小部分,也有石坪兵。當地老百姓對他們這群人的態度很不客氣,畢竟是戰俘。
因著他們穿的衣物跟俞州兵不一樣,老百姓但凡看到都要啐罵幾嘴,罵他們不知好歹,砸自家的飯碗,實在愚蠢。
搞得戰俘們個個不痛快。
石坪那邊塵埃落定后,俞州軍開始逼近定都。
定都的求生欲極強,屁都不放一個,主動開城接迎俞州軍入駐。
畢竟前有石坪的例子,近十萬大軍都被瓦解了,定都不敢挑戰其權威,主動投誠。
那定都緊鄰梁州邊境,如果要打入梁州腹地圖謀六郡,需得把九原這道屏障攻破才行。
攻九原需進行一番詳細周密的布局,在對當地情形了解得不多的前提下,他們并不著急發起進攻。
而這道難題,被那些戰俘給解決了。
梁螢非常狡猾的避開了衙門去洗腦,直接用當地受惠的老百姓給他們上課。
那些實實在在的益處是戰俘們親眼看到的,雖然金林這邊的老百姓并不是梁州兵的家人,可是他們背后的家人也跟金林的百姓一樣,就是最底層的莊稼人。
說不觸動,肯定是假的。
因為上戰場掙軍餉養家糊口跟俞州過去搞土地下放是自相矛盾的。
土地下放,是為了讓老百姓碗里有糧;戰俘們打仗,也是為了讓碗里有糧。
結果現在他們不用打仗,自己的家人碗里都會有糧,誰還愿意去賣命保梁州
保的是自己,還是上頭那些權貴的利益
不言而喻。
這種矛盾給戰俘們的內心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動搖了他們賣命打梁州保衛戰的信念。
如果說俞州軍來入侵,那保家義不容辭。
可是現在俞州軍打進來是要搞土地下放,是要把權貴手里的田地打下來分發給當地的老百姓,他們這些兵的家人也會獲得巨大利益。
那梁州保衛戰還有保衛的意義嗎
得知定都那邊投誠后,梁螢下令把所有戰俘放回去。
他們詫異不已。
于是押送過來的所有戰俘又被押送回了定都,還是趙雉親自放的人。
鄭曲陰陽怪氣道“下回你們這些梁州兵可莫要落到我手里,若不然,可沒有今日的好運氣。”
戰俘們沒有吭聲。
趙雉道“回去吧。”
不少戰俘一窩蜂朝梁州方向跑去,也有沒跑的,試探問道“你們俞州軍去了梁州,真會把土地下放給當地的老百姓嗎”
趙雉斜睨他,“不把土地下放了,那我們跟朝廷有什么區別”
那士兵閉嘴。
另一人問“可以投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