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是回去也不好跟汝南王交差,思慮再三,池湘華窩囊地咬牙躲藏起來。
得知他偷偷跑掉的消息,趙雉一點都不惱,興許是探到底不好回去跟汝南王交差,這才逃跑了。
此舉著實令人覺得荒唐,對梁州的那幫人印象極差,覺得不靠譜。
在北春那邊還等著池湘華的音信時,俞州軍逼近膠東,軍情上報到汝南王府,一眾人便知道議和是沒用的。
膠東后面就是北春。
眼見敵軍都要打到家門口來了,王府里的智囊團竟拿不出個主意來。縱使他們有精良的兵器,可是在火器跟前全無作用。
在攻打膠東之前,梁州先前的戰俘們主動前往膠東的鄉縣撒布俞州軍來打豪紳分土地的消息動搖當地老百姓,以此獲得他們的支持。
鄉下的村民議論紛紛,一婦人道“倘若真是這般,那我兒何必還要在戰場上去替衙門賣命”
“是啊,咱們梁州的兵多數都是從鄉下走出去的,他們若跟俞州軍拼殺,不是給我們難堪嗎”
眾人愈發覺得這仗沒有再打下去的必要。
上頭那些官老爺哪個手里不是握了數百上千畝良田,如今俞州兵來把他們手里的田地打下來分發給老百姓,他們不樂意,可是老百姓樂意啊。
況且衙門養的兵皆是出自老百姓,哪有自己人斷自己利益的道理
這不,附近有膽子大的村民親自來了一趟俞州軍的大營,被士兵攔截下來。
那村民問他們是不是真要把土地下放。
士兵答道“龍門那邊已經開始打豪紳分土地了,挨著打過來,只要梁州六郡歸降,這邊也會把土地分給老百姓。”
這不,前頭的甘宗群命人輪流著去喊話勸守城的梁州兵,以穆三郎為典型代表的戰俘們用本地方言跟那些同伴們傾訴自己受到的不公遭遇。
搞得守城的將士們心里頭搖擺不定。
趙雉利用攻心計,特地差人去附近的鄉下尋愿意來勸降的老百姓,讓他們出面勸說。
一下子就來了數十人,男女老少都有。
怕城門上的梁州兵不講武德,他們特地做了防護。
底下的老百姓紛紛喊話,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兒高聲道“我梁州的兒郎們,俞州人過來把土地下放給老百姓,以后你們有地耕種,就不用去賣命打仗了,今日何必為了衙門那些當官的拼命,攔著他們替梁州百姓謀福啊”
“欸,你們可知道徐一郎,若是認識他,便替我轉告他,他阿娘喚他歸家來,不要去打仗了。”
“還有我家的王五郎,以后種地也能養家糊口,不用去過刀口舔血的日子了。”
那些最樸素的言語令在場的俞州兵們聽得窩心,因為他們的父母也是如此盼著他們歸家。
城門上的士兵們一時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中。
張都尉不愿被那些人動搖軍心,下令射殺驅退,一士兵說道“張都尉,那是梁州的老百姓啊。”
張都尉冷著臉道“一群吃里扒外的東西,豈能由著他們放肆”
當即就要命人放箭射殺。
士兵們急了,忙喊道“快走啊趕緊走”
底下的趙雉察覺到不對勁,忙做了個手勢,盾牌把當地人護送走了。
膠東守城的將士既然油鹽不進,那就只能靠武力奪取。
當天下午攻城戰火拉開了序幕,火藥桶轟炸的聲音震得當地老百姓揪心。
按說俞州人作為侵略者,他們本應仇視,可是在土地的利益面前根本就恨不起來,只會埋怨當地衙門不給他們活路走。
因為俞州兵說了,只要當地衙門愿意配合,多數都是維持原職不變,除非臭名昭著的貪官。
此次強攻根本就不給梁州兵喘息的機會,第一天下午在大軍的火器庇護下,膠東的城門被強行撞開,大軍殺入進去。
那些兵在火器的肆虐下脆弱得不堪一擊,再加之先前的攻心術,立場本就搖擺不定,現在大軍攻進來一下子就潰敗成一團散沙。
多數梁州兵投降,仿佛讓他們的心理上好受了些,不是他們窩囊,而是努力過,只是打不贏而已。
這一戰比拿下九原輕松許多,由此可見攻心是有效果的。
奪下膠東后,俞州人又像先前那樣把土地下放的告示貼出去,但凡他們打一個地方,就貼一個地方。
而金林這邊的梁螢親自前往石坪,差人把龍門、石坪和定都三地的土地全部下放到戶。
石坪這座城池莊嚴宏偉,城內容納的人比河城少許多,但城墻修得堅不可摧,站在城樓上眺望遠方,頗有一股子君臨天下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