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閉嘴,因為他所說不假。
另一邊的梁螢則拿著木匣子里的金磚在手里掂了掂,得有一斤重。
譚三娘夸張道“我活了半輩子,還是第一次見到金磚。”
梁螢笑著遞到她手里,“過把癮。”
譚三娘接過,“哎呀”一聲,“挺沉。”
梁螢吩咐道“明日差人替我打聽程家的口碑如何,若是口碑太差,我還不會把這事賞給他們家。”
譚三娘點頭,“這可是肥差。”
這不,程世清回去后,同自家老娘商議要不要繼續買鹽引一事。
他雖然是老幺,卻有學識,處事沉穩,比上頭的兩位兄長有用多了,故而程老夫人果斷把家業下放給這個幺兒掌管。
豈料才接管沒幾年就遇到變天了,確實棘手。
兩位兄長聽到只有兩成鹽利時,頓時破口大罵那幫土匪不是人。
程世清不想跟他們掰扯,把自己從北春得來的情形跟程老夫人細細講述一番,聽得老人家詫異不已。
程世清道“俞州那邊的情形,兒算是開了眼界,想來這些年他們能極速擴張,也是有原因的。”
程老夫人沉思道“兩成鹽利確實太少。”
程世清點頭,“所以兒才奇怪俞州鹽商賈家是怎么盈利的,聽了大長公主說的那些話,兒心中備受震驚,起先還困惑那幫土匪豈有治內的本事,如今看來,他們的背后應是大長公主在操持。”
程老夫人嚴肅道“一介婦人,能心懷天下百姓,著實難得,且還能像男兒那般兼并家國天下,可見俞州是有名堂的。”
程世清“那阿娘以為,這鹽引還要不要繼續買下去”
程老夫人道“我們程家世代販鹽,若不走這條路,還能走別的路子嗎
“如今青州變天了,看俞州那陣仗,只怕整個北燕都得變天,得順應天命方才有活路。
“鹽利雖小,但以后若真能像俞州那邊帶動商販往來,利益也是非常可觀的,再加之在鄉下市集修建商鋪,這也是一筆不小的來源。
“既然那賈家都能周轉下去,我們程家應不成問題。”
程世清猜測道“我猜大長公主的目的應是要把官鹽做成平價,它畢竟關乎民生大計,跟糧食一樣同等重要,要不然鹽稅可是一筆不小的稅收。”
程老夫人“你這猜測應是對的,既然能把土地下放給老百姓,可見俞州重視民生的程度。”
程世安“那我們還繼續買鹽引嗎”
程老夫人“買,沒有程家還有周家李家,不能白白讓出去。”頓了頓,“樹挪死人挪活,大不了借著官鹽轉行。”
在程家決定繼續買鹽引嘗試轉行時,趙雉書信送往北春,讓平頭他們護送梁螢到青州,這邊的大局需要她主持。
梁螢興致勃勃奔赴過來。
青州府里的所有官員和俞州的將士們在烈日下接迎。
待馬車抵達鹽寧城門前,眾人行跪拜禮。
趙雉親自上前撩起馬車簾子,躬身打趣道“恭迎大長公主駕臨青州,屬下等人期盼已久。”
梁螢伸手搭到他的胳膊上,下馬車時掐了他一把。
兩人心照不宣地對視一眼,又同時別開。
兵工廠,煤礦,鹽湖,離他們實現暴富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梁螢暗搓搓想著,說不定明年就能拿到九州睡到這只雞。
趙雉則想著老婆本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