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叢修點頭,困惑問“那永慶那邊的幾口鹽井”
梁螢“今日我們已經發兵過去,要把永慶周邊的所有城池全部打下來,那些井鹽可往就近的鋪。”
賈叢修心中歡喜,展顏道“那敢情好。”
梁螢繼續道“你把官鹽渠道的倉儲給我做起來,我要在各鄉縣開辦托運寄送的鋪子,專門用于托運貨物,以后俞州那邊的物什可以直接走托運抵達梁州,方便商賈們寄送。”
賈叢修連連點頭,說道“倒也無需專門開辦鋪子,鹽鋪就可以安排人手辦理這項差事,把收到的物什隨鹽貨一并發送出去,只需多加人手來分貨發送處理即可。”
梁螢“這樣也不錯,你我合作多年,這事就給你經手去操辦。”
兩人就托運物什的人員安排,費用,選址等細節問題一番商討。
梁螢把現代社會的快遞模式復刻到官鹽渠道上,把它徹底商業化。
這樣可以大大節省商賈們的運輸成本。
把各家貨物聚集到一起運輸,且有公家衙門背書,商賈們不至于擔心貨物丟失,和運輸費用漫天要價。
因為它的作用是扶持商品快速流通,刺激商貿經濟高速發展。
就拿周記的清醬來說,如果要打通梁州這邊的市場,就需得提前跟程家負責的官鹽區域協作商談帶貨事宜。
清醬送至東州這邊轉接到鹽商們的管轄區域,便可直接由程家隨鹽貨鋪到鄉縣。
初期沒有商稅,只需給程家帶貨利潤即可,倘若清醬在當地好銷,周記就可以過來開分店商鋪進行管理。
他們既可以選擇繼續跟官鹽協作,也可以自己布網點,省去被抽去的利潤。
如此一來,鹽商能得商品利,周記依靠他們以最小的成本開拓新的市場賺取利益,衙門把商賈扶持立足也能抽取相應的商稅,老百姓的生活物資也將大大的豐富起來。
一旦激發商貿運轉,物流也能養活一批人,作坊也會開得多給人們就業,商賈富裕了也會反饋到學堂那些公益性質的扶持上,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趁著賈叢修在,梁螢命人去尋鹽商程家,讓他們兩家接頭交流。
現在賈叢修已經把俞州那邊的商會組織起來了,梁州和青州的商會就由程家組織,最后會把商會里的所有人跟官鹽這個渠道銜接,把各家的商品形成互通流動。
而商品的終端始終是老百姓,所以必須加大力度把老百姓的溫飽問題解決掉。
這涉及到生產力和產量,以及物種多樣化,目前還不能有效處理,只能等九州一統,才能加大力度開拓絲綢之路尋求引進發展。
梁螢心中籌謀的東西是趙雉根本就聽不懂的東西,就如同她聽不懂打仗的那些軍事術語一樣。
盡管之前程世清已經有心理準備,可是跟賈叢修一番交流下來還是挺震驚的,對俞州那邊的商業規劃佩服不已。
不過兩人更有話題的還是土地充公。
他們背著梁螢打聽對方被衙門收了多少田地,當賈叢修聽到程家主動上交了六千多畝良田,肉疼得要命。
程世清無奈道“我們程家滄州也有田產。”
賈叢修暗搓搓道“程郎君還是盡早脫手得好,哪怕賤價呢,若不然多半會被充公。”
程世清汗顏道“不瞞賈老,我已經差人過去處理了。”
兩人正嘮著,見梁螢出來,立馬轉移話題。
在她面前二人乖順得像孫子,因為那就是他們的鐵飯碗,老祖宗,管三代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