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的臉色一言難盡。
此時換個人他都會反駁一句“朕之家事,干卿何事”
“我并非貶低霍去病,那孩子我見過幾次,很是知禮。雖然有時莽撞了些,他畢竟還小不是嗎。沒比長公主大幾歲吧”
劉徹懶得解釋霍去病比他的長女劉瓊大三歲。
平陽公主只知道她找皇后親上加親被皇后推到劉徹身上,卻不知兒女婚姻這么大的事,衛子夫不敢瞞著劉徹應下來。
衛子夫不是王太后,無需暗暗跟嫁出去的皇家公主親上加親,無需尋求助力鞏固兒子的太子之位。當今天子僅有一子,太子非劉據莫屬。
劉徹“瓊兒今年才十一歲。我大漢女子十三歲議親,還有兩年。兩年后去病十六歲,也該穩重了。”
“如此說來,陛下更看重霍去病”平陽公主問。
劉據心說,不是顯而易見嗎。
去病表兄身有光環,小小年紀很努力,有傲骨不自大,背景顯赫不恃強凌弱,是他他也選表兄啊。
劉徹沒有回答。平陽公主一向待他親厚。早年劉徹膝下空虛,平陽公主比劉徹還急。雖然平陽公主引薦的女子沒能入劉徹的眼,劉徹自己選中的衛子夫確實是平陽侯府女奴,他看中的衛青以前是平陽侯府騎奴。衛子夫為皇家開枝散葉,匈奴從不怕大漢到如今懼怕衛青,所以單憑衛家姊弟二人出自平陽侯府,劉徹就不想同平陽公主斤斤計較。
劉徹“朕知道阿姊喜歡瓊兒,瓊兒也喜歡阿姊,對襄兒頗有好感。”
平陽公主獨子曹襄是劉徹親外甥,其父過世后他便是平陽侯。平陽公主提到“列侯尚公主”,言外之意就是雖然霍去病同皇后更親近,但她兒子是最佳人選。
平陽公主不傻,反而很精明,聞言瞬間猜到劉徹話里有話“陛下有話不妨直說。”
劉徹“瓊兒同樣喜歡衛少兒,也喜歡她表兄去病。瓊兒年幼,尚分不清兄妹之情和男女之愛有何不同。過兩年再說吧。”
“陛下還是看中霍去病啊。”平陽公主實在想不明白,“你我姊弟至親,請陛下給我句實話,襄兒哪點不如去病”
劉徹擰眉,平陽公主為何非要自找難堪。
“論出生,曹襄的父親是萬戶侯,母親乃皇室長公主。霍去病父親乃平陽小吏,母親以前是侯府女奴,他二人猶如云與泥。然朕的女兒嫁給誰不是下嫁不就是個列侯,朕賞霍去病一個又如何”劉徹停頓一下,話鋒急轉,“這些皆不重要。朕可以保瓊兒衣食無憂,卻給不了她夫君能給的幸福。襄兒的身體隨了他父親,你以為他能陪瓊兒幾年”
平陽公主張了張口,竟發現她無言以對。
霍去病對衛長公主只有兄妹情,沒有男女愛。劉徹疼閨女,也看重霍去病,他不希望倆孩子其中任何一個受傷,便提醒衛子夫,順其自然。
平陽公主要不堵著劉徹刨根究底,過兩年衛長公主該議親了,霍去病仍把她當妹妹,劉徹
最先考慮的人一定是曹襄。
不就是身子骨弱嗎,
調養唄。
人參靈芝當飯吃,
劉徹供得起。
劉據露出笑意,老父親最是吃軟不吃硬,平陽公主此舉算是惹惱他。以后列侯中沒有適齡青年,劉據敢保證,老父親也不會把長姊嫁給曹襄。
如果這樣就算了,那可就太便宜含沙射影的姑母。
姨母表哥不懂人事,他打過嫌棄過,姑母也是至親,厚此薄彼怪不好的。
動手什么的,沒有趁手的工具。劉據小嘴一動,“壞人”二字清清楚楚蹦出來。
平陽公主懷疑她聽錯了,她眼睛往下看小孩“據兒說什么”
“你壞啊。”
稚嫩的臉龐,軟糯的聲音,怎么看他也不像能說出“壞”這類字。平陽公主問“誰教你的”
劉徹心生不快。據兒日日在宮里,不是跟著他就是跟著皇后,除了他二人,誰敢教他些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