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翻譯”。“陛下,小殿下去年種的小麥,您要走大半。”韓子仁試探地提醒。
劉徹想點頭,冷不丁想起什么,蹲下來面向兒子“去年那么久的事,你還記得”
小孩睜大眼睛看著他,仿佛反問,為何不記得。
劉徹聽不少人說過小孩三歲記事。即便衛子夫跟劉徹提過兒子過目不忘,劉徹潛意識里認為他最多記一兩個月,半年了不得了。
從去年七月初到如今,滿打滿算八個月了啊。
劉徹激動地抱起兒子。
小孩嚇一跳,推他的肩膀,說不過人就抱人,哪有這樣的啊。
劉徹冷靜下來,耐心同兒子解釋“父皇只是想抱抱你,別怕。”
小孩歪著小腦袋看他,你覺著我信嗎。
劉徹坦然笑著,任由他打量。
小孩別過臉不去看他。
劉徹搖頭失笑,想起什么放下他“先跟你的貓貓狗狗玩著,父皇改日再來陪你。”說完就走,跟來時一樣迅速,神出鬼沒的。
韓子仁一頭霧水“陛下這是怎么了”
枇杷、櫻桃雙雙搖頭。
老父親幼稚起來比三歲小孩還幼稚,劉據也猜不透他整天想什么。想不通干脆不想,劉據叫上貓貓狗狗去“探險。”
小雞開路,鴨走一旁,大鵝殿后,中間是個小孩和貓狗,浩浩蕩蕩,神態各異,隊形卻不亂。巡邏的禁衛,打掃的婆子,往來的宮女宦官,皆忍不住駐足問“殿下,又去哪兒”
小孩往南容易碰到朝中百官。劉據不想看到那些老狐貍,小手指北。
“北宮嗎北宮沒有玩的。”
小孩大聲說“我看看。”
“看看可以。別走太遠,累就回來。”
小孩乖乖點頭,不像未來儲君,倒像鄰家小兒。
宮中眾人見著越發喜歡他。
最喜歡他的老父親踏入椒房殿正殿就問“皇后呢”
衛子夫從里間出來“陛下何事”
“你才起”劉徹上前幾步,“病了”
衛子夫笑著搖頭“幾個孩子剛走。妾身正想歇一會。陛下何事”
劉徹本意過幾年,兒子六七歲昭告天下立為太子。
“朕想不日頒布詔令,令據兒為太子。”
衛子夫愣住。
劉徹“朕也知道這個決定很突然。”
“出什么事了”衛子夫心頭很是不安。
劉徹三歲跟著母親識幾個字,六七歲才跟著太傅學習。他希望兒子跟他一樣。然而兒子跟他不一樣。
“據兒記性太好,由著他天天招貓逗狗實在虛度光陰,浪費蒼天給他的天賦。朕決定到秋就給他挑個太傅,教他讀書文章。明年給他找幾個武師傅學騎射。再大點骨頭長實再學拳腳功夫。”從偏殿到正殿的一路上,劉徹考慮清楚了。
衛子夫眉頭微蹙,輕聲問“陛下不是很早就知道據兒過目不忘為何今日才想到這些陛下,請陛下告訴妾身究竟出什么事了。妾身雖為女兒身,但不軟弱。”
衛子夫什么秉性,劉徹早在多年前決定留她在宮里的那一刻就再清楚不過。
“朕見過過目不忘的人。他們看一遍記下,過十天半月便會忘記。據兒不是。朕也是才知道這點。”劉徹停頓一下,“朕意已決。明日便會宣召百官,擇日昭告天下。”
衛子夫心底依然不安“只是如此”
“這點還不夠”劉徹感慨,“據兒真是上蒼賜給朕的。朕不能眼睜睜看著他變平庸。”
衛子夫“據兒知道了”
劉徹一愣“據兒”
小孩虛歲才三歲,知不知道又如何。
衛子夫嫌他說風就是雨,又不好說實話,干脆說“據兒主意正,陛下不妨問問據兒再做決定。如果據兒另有打算,陛下卻叫他跟太傅讀書,妾身擔心屆時雞飛狗跳。據兒養了一只狗一只貓六只雞鴨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