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災就有亂。
朝廷出兵及時,沒有發生大的暴亂,災民安心等著雨來。
這場雨一直憋到四月才下下來。
春種來不及了,好在今年還可以再種一茬。
就在災區莊稼露頭之際,朝廷揮師北上。
匈奴連著兩年入關燒殺搶掠,無論關外還是關中百姓都憋著一口氣。衛青出兵那日,沿途百姓夾道相送。
說起來也跟衛青上次出兵全甲兵而歸有關。
自古一將功成萬骨枯。所以兵卒家人很怕打仗。
衛青卻可以做到不失一兵一卒,打匈奴跟過家家似的,主將不貪功,封侯變得很容易,誰舍得不支持他。不過也因為衛青叫打匈奴變得簡單,很多人認為他上他也行。
衛青出兵這日,劉據要出去看熱鬧。
小孩從未看過大軍開拔。
劉徹對衛青有信心,心情頗佳,索性換下一身華服,帶著變裝后的禁衛,領著兒子出城送他小舅子。
衛青不經意間瞥到天家父子,差點摔下馬。
得虧他騎射工夫極好,可以做到人馬合一,馬調整一下身體,及時托住他。
小孩揮著小手大聲喊“舅舅”
衛青又差點變臉,小外甥瞎喊什么呢。
劉徹身前身后左右百姓齊刷刷回頭“小孩,你說什么”
小孩指著高頭大馬上的人“舅舅啊。”
劉徹捂住兒子的嘴“不可以亂喊”
小孩嫌他的手咸,使勁扒拉掉“韓韓說,舅舅是國舅爺,國舅爺不是舅舅嗎”
被留在宮里的韓子仁打個噴嚏。
劉徹頓時想把人抓過來一頓怒罵,又很尷尬“小孩子亂說。”
小孩身邊人搖頭“說得也對。長平侯確實國舅爺。”
有人附和“要是能多幾個這樣的國舅爺,我也不介意喊他一聲舅舅。”
有人接道“不用覺得丟臉,又不是喊田蚡那樣的。”
劉徹臉色微變,春望想笑,可他不敢“郎君,我們該回去了。小公子早飯用得早,該餓了。”
劉徹沖眾人點頭示意,抱著兒子擠出人群,朝遠處的馬車走去。
有人皺了皺眉“這人我怎么覺著像是在哪兒見過。”
跟他一起來的鄰居問“這人儀態一看就像貴人,他兒子一看就是貴人家最受寵的小公子,你上哪兒見過去。”
“不,我肯定見過。”
春望隱隱聽到這些話“陛下,快走。”
劉徹“朕被看出來了”
春望嘆氣“雖然您這幾年不常出去,可您以前三天兩頭往外跑,長安境內的鄉民沒見過您的可不多。尤其秦嶺一帶。”
劉徹臉色微變,尷尬的想堵住春望的嘴“就你知道的多。”
劉據心說,傳言果然是有依據的。
長安百姓都認識,父皇真厲害,他得向父皇看齊。
“父皇,我們去東市吧。”
劉徹“城空了一半,誰有心思做買賣。改日朕陪你去。”
他可不想再被人認出來。
小孩一臉可惜“改日是幾日啊”
“休沐日。”
小孩一臉驚喜。
劉徹直覺不好“春望,你不是懂得多嗎,你說”
春望真懂。但挨了一頓訓,有點擔心會挨罵,他弱弱地說“陛下,明日休沐。”
劉徹呼吸一窒,上車前瞪他“閉嘴”
小孩摟緊他的脖子,一臉怕怕。
老父親頓時沒功夫跟不識相老奴計較“不怕,不怕,父皇不是吼你。明日一早我們就去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