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據把他光明正大偷聽到的事告訴公孫敬聲就料到繞不開老父親,除非公孫敬聲同窗的長輩不作為。
能被送去官學的人,不是家中獨子,比如昭平君,就是聰慧過人的孩子,比如張湯次子張安世。無論哪種情況學子長輩都不會叫五經博士得逞,所以一定會告到御前。
劉據到宣室見老父親似笑非笑,春望一臉擔憂看著他,他瞬間猜到跟官學有關。
也是因為近日只有這一件事值得老父親上心。
“父皇”小孩叭叭叭跑過去,朝老父親懷里撲。
劉徹抬手擋住兒子,指著身邊坐墊“坐好父皇有事問你。”
小孩乖乖點頭,奶里奶氣地說“問吧。”
孩子懂事也不好,劉徹差點問不出口。
劉徹面朝前方不看兒子“據兒,五經博士跟父皇說的話,你還記得嗎”
“五經博士”小孩疑惑,哪個啊
劉徹“他提到上學,你說太傅,忘了春望,去把太子的太傅找來,明日,不,今日開始給太子上課。”
“記得”小孩大聲說。
春望很是納悶,太傅不是還沒定嗎。小孩的話叫春望頓時明白,陛下故意嚇小太子。
劉徹“有沒有跟旁人提過那日的事”
小孩點頭,一臉費解“太傅不可以去太學嗎我問敬聲,敬聲也說不可以。”
劉徹的表情堪稱一言難盡。
皇帝做夢也想不到兒子為了不要太傅不惜找上公孫敬聲。
“這事你就別想了。到秋就跟太傅讀書識字。不行也得行”劉徹神色嚴肅,容不得小孩反對。
小孩氣鼓著小臉瞪老父親。
劉徹不為所動“沒得商量。”
是嗎
他看不盡然。
小孩起身往外走。
春望下意識喊“殿下”
“不要叫他。”劉徹跟兒子一樣,不信隆慮公主的鬼話孩子長大自然懂進退知禮節。父子倆一致認為得趁著孩子小用心教導,所以沒有“五經博士”這事,劉徹也打定主意,兒子到秋開蒙。
原計劃哄著兒子上學。
雖然計劃有變,但結果不會改變。
小孩被吳琢牽著手下臺階就叫馬車掉頭去東宮。
東宮長信殿,小孩三歲后身體壯實不少,每月都會去幾次,給太后請安。不過每次都是跟母后一起。劉據有表示過他可以自己去,但被衛子夫無情鎮壓下去。
皇后日理萬機也不至于沒時間給婆母請安。再說了,小太子是皇家心頭肉,叫他一人去,身為母親的衛子夫等著挨罵吧。
由于見到兒媳就能見到孫子,太后閑著無事想起來就問身邊宮女“皇后近日忙什么呢”
“太后,太子來了。”小黃門匆匆進來稟報。
太后愣了一下,然后一臉
喜色“真不禁念叨。到哪兒了”
dquo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太后沖心腹婢女伸手,在宮女的攙扶下到殿外,小孩也被吳琢抱上來。小孩看到太后就扁扁小嘴帶著哭腔喊“祖母”
噯,這小可憐樣兒,太后心疼壞了,伸手要抱大孫子“怎么了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