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侍衛多來自世家,他們人脈廣,消息靈通。韓子仁問其中一名侍衛知不知道寧乘為何會出現在東市。
該侍衛不清楚,另一名身著常服的侍衛低聲說“幾日前陛下令幾名堪輿測字皆不出眾的術士回鄉潛心修煉。一人賞十金作為盤纏。寧乘便是其中之一。”
韓子仁不由得想起大將軍,總感覺有點巧。他故意問“陛下身邊的術士哪個不是精挑細選的怎么會不懂堪輿”
韓子仁身后幾名禁衛下意識小太子。
小太子一臉好奇“父親又被騙了”
幾名禁衛相視一眼,怎么覺著小太子有點幸災樂禍呢。
一定是他們看錯了。
太子才多大啊。
要說陛下身邊的術士,不知真相的人會認為個個身懷絕技。其實不然。比如東方朔在酒肆里遇到一名術士,見其說起測字八卦頭頭是道,問清其家在何方,年齡幾何,就會把他引薦給陛下。至于會不會派人前往術士家鄉查證,不會東方朔沒有那么多錢供人奔赴千里查他。
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就是這么隨意。
要不然王太后也不會一聽到術士就懷疑皇帝兒子又被騙了。
常服侍衛微微搖頭“此事還得從公子說起。”
小孩詫異“我”
抱著他的韓子仁同樣感到意外“小公子不認識寧乘。”
那侍衛點頭“前些日子陛下不是叫許多術士隨匠人前往博望苑,皇宮南邊那片地看風水修房舍寧乘幾人平日里說得好聽,師承誰誰誰。到了博望苑,匠人問他們牛舍修在何處,哪里通風好,一個個舉手四顧心茫然。反倒是幾個比寧乘小幾歲的術士看幾眼、掐指一算就知道如何修建。匠人問為什么這么蓋的時候,一個個說的跟匠人合計的差不多。”
韓子仁“匠人也懂堪輿”
“不懂。他們時常給人建房,有些人家中還有田地,很清楚一年四季刮什么風,哪塊地適合種莊稼,哪塊地適合當宅基地。堪輿比匠人的經驗更細。”侍衛發現小殿下聽得很認真,擔心小孩哪天學給陛下聽,“我也是聽幾個經常去博望苑幫殿下看施工進度的黃門說的。”
韓子仁“其實陛下也清楚他們當中不乏濫竽充數之人吧”
侍衛笑笑“這就得問陛下了。”
小太子點頭“我問”
韓子仁趕忙勸他“小公子,您一問陛下就知道咱們在背后議論他。以后再想在宣室聽到些什么可就難了。”
“我不問了。”小孩搖頭。
眾人暗暗松了口氣。
當著太子的面討論是一回事,被陛下知道又是一回事啊。
韓子仁“公子,去茶館還是飯店”
小太子故意逗“可以去酒肆嗎”
“這個玩笑不好笑。”韓子仁笑笑,抱著他走進茶肆。
雖然劉據常來東西市,但很少到店內歇
息。東西市熱鬧,
人來人往人不斷,
哪怕掌柜的覺著劉據眼熟也認不清他。
無人猜測他的身份,小孩安安靜靜喝點茶湯吃點點心就起駕回宮。
馬車直奔椒房殿,小孩放下他買的食物就走。
衛子夫一把拉住他“我稀罕你這點吃的干什么去坐下陪母后聊聊天。”
小孩轉過身,看向殿外“給父皇送去啊。”
“你父皇也有”
這話說的,他出去一趟只買母后的不買父皇的,父母還能和睦相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