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點頭“不保真。聽說陛下有這個意思。”停頓一下,“其實也不怪陛下,匈奴年年來犯,若不打他們,咱們哪能在這里胡說八道。從匈奴俘虜的東西陛下又沒要,前幾年那些牲畜諸位應該都知道,也吃過匈奴牛肉吧那這錢從哪兒出只是加稅一年才幾個錢。”
掌柜的贊同“陛下賣鐵鍋那些錢博望侯”
男子“博望侯此行沒用多少錢。他帶去的許多東西都很便宜。陛下賣日鐵鍋賺的錢就夠了。”
伙計問“白鹿皮換的錢還不夠嗎”
一位五十歲左右的老者起身“博望侯沒用完的錢足夠買糧草。冠軍侯會打仗,只需給他準備從京師到邊關的糧草即可。主要是安置貧民費錢。貧民的房屋,未來一年吃喝用,這些都得朝廷出。
“諸位可以算一下,去年七十萬貧民,一人一年算一貫錢,包括為其修房子,陛下得賣多少口鐵鍋,多少張白鹿皮還有給貧民的良種,以及路上的花費等等。看似不起眼,大將軍幾次出兵匈奴恐怕也沒用這么多錢。”
眾人禁不住點頭。
老者又言“陛下還在塞上設郡。建城也需要錢啊。”
掌柜的頓時可以理解朝廷為何收商戶的稅“難怪我聽說陛下這幾年都沒怎么動他的上林苑。以前竟然妄想在上林苑種荔枝。”
老者搖頭“陛下沒動上林苑是他現今需要上林苑的土地種棉花,種小麥,種胡麻。來年種子多了換給黎民百姓,往后無需再種那么多,他不是挖池塘就是修游廊。咱們這位陛下,閑不下來。”說完一臉無奈。
侍衛們忍不住偷瞄小太子。
面具遮住小太子半邊臉,侍衛們看不見他的表情,只能悻悻地收回視線繼續喝茶吃點心。
小太子起身問“老先生,不知您怎么看仁兄方才所言”看一眼先前說朝廷打算賣官那位。
“我怎么看有什么用啊。”老者苦笑。
小太子“您可以上書自薦。聽家中長輩說,以前有位丞相六十歲才步入仕途。您比他年輕多了。”
先前提到賣官的男子道“我知道此事正是友人建議我抓住這個機會。老者家中有錢也可以找人活動一二。此事并不丟臉。當今御史大夫當年就是走的陛下舅舅武安侯田蚡的門路。”
小太子很是失望,還以為他是個關心朝政之人。
老者問“陛下若問我為何能到他面前,我當怎么回無奈之舉不止一人通過自薦被陛下重用。我為何不自薦”
男子被老者問住。
小太子拱手“這位先生所言極是。”轉向那位男子,“你只知道陛下缺錢需要賣官,而你不曾想過無人買官陛下賣給誰。”掃一眼其他人,“諸位若認為陛下此舉荒唐。這位仁兄的心思同陛下一樣荒唐。你認為此事并不丟臉,旁人也同你一樣你問過御史大夫”
“這”男子被問住。
小太子坐下“你那樣說不過是叫自己心安理得一些罷了。既然做了,何必給自己找補。無論賣鍋還是用白鹿皮幣換錢,陛下都不曾提過國庫空虛,此乃無奈之舉。打仗、遷移貧民也只是我們的猜測罷了。興許陛下是為了擴建上林苑呢”
男子急了“我也就那么一說。再說了,這事還沒定。是真是假還不一定。你用得著這么著急上火嗎你乃世家子弟可以靠父兄入仕,我等可沒有你這般好命。”
“你說你就說你,干嘛捎帶旁人”小太子禁不住皺眉。
有人附和“小公子言之有理。你說這位小公子可以靠長輩,你既然能拿出那筆錢,想必家中長輩也不是凡人。為何不憑借門蔭入仕走”
小太子“我家中長輩說憑門蔭入仕之人多在陛下身邊擔任郎官、侍中。他資質平平,機會給他也是浪費。”
“你”那人勃然大怒。
小太子挑眉“我說錯了不要你跟主父偃比,你若有東方朔的才能,寫一份自薦書,我叫家中長輩呈給陛下。”
那人氣得坐回去。
殊不知有人很是心動,禁不住起身“小公子此話當真”
小太子楞了一下,顯然沒有想到有人接話。
那位男子嗤笑一聲“黃口小兒的話你也當真”
小太子知道這不是激將法,也知他該拒絕,可他乃太子,有責任為朝廷選拔棟梁之才“自己無能不要認為人人都跟你一樣。我如今得上課。下次休沐若無大雨,不見不散”
掌柜的忙說“小公子切勿意氣用事。”
小太子哼笑“長輩不愿幫忙,大不了本公子探望太后的時候親自送去。”給侍從使個眼色,小宦官付了錢,一行人浩浩蕩蕩離去。
掌柜的張了張口,不敢置信地問“他是”
那位老者“太后本家。可能是太后侄孫。”
“難怪那位小公子儀態不凡,衣著配飾
都是頂好的。”掌柜的感慨,我猜他乃世家子弟,沒想到還是皇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