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病了。”
衛青懂了“陛下希望張騫再次出使西域”
“張騫五十歲了,恐怕不能輾轉各國。父皇希望他能陪商隊走一趟。畢竟還沒有商人去過。”
衛青記得上次隨張騫前往西域的那些人當中有許多士大夫“別人不行”
“頭一次同西域通商,父皇信不過旁人。”
衛青仔細想想,確實得慎重“張騫身體如何”
“這次一路上無需他費心,到了西域也無需他周旋,應該能回來。”
衛青“這么嚴重為何還剩一半”
“之前用過一個了。”
衛青很是意外。
太子點頭“我身體好,不敢用。本想去表兄府上,又怕他和襄表兄出去了。難得出來一次也不想這么快回去。”
“難得出來一次”衛青笑了,“誰上次休沐帶著伉和不疑從長安跑到茂陵得虧沒到夏收時節,否則沿途平民非得指著你們的背影罵。”
“我們又沒踩踏農田。”
衛青“幾十匹馬呼嘯而過掀起的塵土睜不開眼還不夠”
太子閉嘴。
“據兒,陛下有沒有跟你說過,他又想對匈奴用兵”
太子點頭“此事二舅怎么看”
“國庫空虛,不必著急用兵。”
太子笑道“舅舅一定還不知道今年關東風調雨順。”
“此話何意”
“因為關東可以種水稻啊。舅舅日日忙于軍務,沒有留意過吧”
衛青懷疑他耳背,擰著眉頭指著東北方向“那里這事我知道,陛下說你小孩子信口開河。難不成真能種水稻”
“關東土地肥沃,去年被大水沖走一部分,到秋見的糧食依然不需要朝廷賑災。”
衛青張口結舌,像是聽到天大笑話“關東土地肥沃”
“小麥無法提前育苗,沒等麥粒飽滿就下雪了,所以畝產極低。雖然可以種黃豆高粱,可天天吃那些人也受不了,所以關東平民窮。原來不能用的地可以種水稻,下雪前能收上來,不出三年關東就能成為大漢糧倉。舅舅,父皇再跟你商討此事,你就勸他,天時地利人和,如今我們一樣不占。”
衛青心說,你倒是會說。
“一樣不占”
太子點頭“以前匈奴年年入關燒殺搶掠,有點血性的男兒都忍不了。如今匈奴跑了,黎民百姓更喜歡安居樂意,父皇此時出兵民心不在父皇這邊,失了人和。以前匈奴在邊關,現在需要深入一兩千里才有可能能找到匈奴,再加上國庫存錢不多,不是一樣不占嗎”
衛青很是欣慰“據兒真長大了。既然這么清楚,為何要我說”
“我以前說過啊。父皇雖然吃軟不吃硬,但也討厭別人一件事絮叨好幾遍。”
衛青頷首“伊稚斜單于死了,匈奴部落還不知道什么情況,陛下不會貿然出兵。”說到此不禁笑了,“那位單于王死得好啊。”
太子沒有想到這一點。聽聞這話,太子恍然大悟“匈奴乃游牧民族,不像我們可以圍著城打,若有內斗最快也得一年才能結束。父皇明年也不敢輕易用兵”
衛青笑著點頭。
太子拍拍腦袋“我怎么就沒有想到呢。”
“你是太子,我是大將軍,你平日里聽政讀書,我處理軍務,我們所處的位子以及經歷的事不同,你能想到的我想不到,我能想到的你一時沒想起來,這都實屬正常。不必懊惱。”
太子接受他的安慰“舅舅,我的太子宮快竣工了。等我搬過去離你這里就近了。”
“早呢。”衛青真想說,想得美
太子“他們做事快,最多三年。”
“三年你也別想搬過去。陛下跟我提過,那處太子宮是陛下送你的及冠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