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醒來,太子只能把事情放一放,蓋因他答應老父親下午跟太傅讀書。
翌日上午大農令使人過來問他錢送到何處,需要多少。太子令其先回去,他找老父親要一處宮殿。太子令太子宮諸人打掃布置,以后他白天在那邊,晚上再回太子宮。他的教室也移到那邊。
宮人打掃宮殿的時候太子也沒閑著,向為他修太子宮的眾人請教修房子需要多少人。太子把人數名錄記下來,又添五人,正是公孫敬聲和昭平君以及昭平君的三位友人。
翌日清晨,太子又加一人衛伉。大農令試探地問要不要衛步和衛廣幫他管賬,太子斷然拒絕。兩個舅舅做事謹慎,這幾年被大將軍叮囑的越發低調,太子不想把他們推到人前。
衛家已經很顯眼了。
太子去太學給衛伉請假,令衛伉在他身邊擔任刀筆吏。也算朝廷請的人,月錢跟昭平君的三位友人一樣。
三月底,太子在未央宮西南角召見公孫敬聲等人。
當天上午,太子令昭平君的三位友人分別去買木材、瓦以及磚。由于考場不是宮殿,不必用太好的木柴,太子此次就沒找皇商和水衡都尉,而是親自帶人去東西市打聽,貨比三家。
此時瓦廠磚廠以及木材商人還不知道他們被當朝太子挑中。昭平君的友人找到他們他們險些以為遇到騙子。
一車一車磚送到皇宮西邊拿到錢,他們才敢相信是真的。
衛伉頭回給別人發錢很是興奮,幾人走后他跟個孩子似的跟太子比劃,那些人多么好笑,居然認為遇上騙子了。
“他們沒有父兄撐腰,只能靠自己,自然無比謹慎。”
衛伉臉上的笑容消失了。
太子“你的事韓子仁和吳琢也能做。可知我為何叫你管錢”
“昭平君說了,叫我長長見識。”
太子頷首“多聽多看少說。我可不想考場修好長安百姓都知道大將軍的長子傻的可愛。”
“知道了。”衛伉有點不耐,但只有一點。大體因為太子沒比他大幾歲,卻比他穩重聰慧,他不好意思怪他管得多。
沒幾日,長安百姓都知道太子殿下用磚蓋房子。一時間議論紛紛,連很少出門的公孫夫人和陳夫人都聽說了。
有些言論不好聽,認為太子年幼無知胡鬧。
昭平君從他夫人口中聽說到這些話很是擔心,問太子如何應對。眾口鑠金必須得管。太子令人在建章學堂那邊豎一塊牌子書院問就是蓋藏書樓。以后藏書樓蓋好誰都可以來借書。外帶付錢,在里頭看或自備筆墨不需要。
這一點雖是太子臨時起意,但他并非無知亂來。前世宗門就有一個很大的藏書閣。太子沒少過去借閱,知道如何管理。
此舉利民,長安學子沒話了。縱然世家子弟不以為然也不敢公開質疑太子。
公孫敬聲一日跟太子聊起此事,忍不住說“既然是樓就不能只有幾本書吧。”
太子“可以去太學問問,叫大學學生捐蒙學書。公卿看到學生捐書自然也會跟著捐。孤叫人抄幾本,再買一點,差不多了。”
衛伉不禁說“怎么什么事到太子表兄嘴里就格外簡單”
“因為孤是太子。孤叫他們捐書誰敢不捐此事換成你,辦不成。”太子說完還微微搖頭。
公孫敬聲把茶喝完,起身拍拍表弟的小腦袋“衛公子,你還有的學呢。”
衛伉“要是有人不捐呢”
“孤可以說他自私啊。如此自私之人誰敢用”
衛伉恍然大悟。
與此同時,劉徹也在跟金日磾等人聊這事。劉徹其實想炫耀“春望,有沒有想過太子只用書院一字就令所有質疑他的人啞口無言”
春望搖頭“殿下真要修書樓”
“大農令不知道墻壁不用夯土和木材,不但省時還省錢,大農令撥給他的錢足夠他再修一處藏書樓。”劉徹也是近日才知道大農令根據建筑圖撥錢,而非造價單。
劉徹懷疑兒子故意的。可惜沒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