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想給他跪下“殿下,您是夸微臣,還是嘲諷微臣呢”
“孤年幼不等于無知。主父偃,你自己說早年貪了多少錢。”
主父偃不敢說,怕張湯把他送給廷尉議罪。
“這兩年書樓自負盈虧。”太子道。
主父偃不住地點頭“微臣省得。”
話說回來,書樓開門那日太子沒過來,他又好奇,所以早早到皇城墻上等著。
起初炮竹聲滅也沒人敢進。
有些官員早上起晚了,此時才出宮。他們看到張湯在書樓外,看在他兩個兒子以及兒媳的面上,官員過去同他見禮。隨后知道張湯和主父偃看書樓,以為天子又想重用二人。到家就叫家中小輩過去湊人數。
衛伉等人好奇,所以從太學出來直奔書樓。看熱鬧的鄉民一看好多人進去,也不由得走近一點看熱鬧。
主父偃得勢時挺看不上鄉下人。他被劉徹攆去邊關待多年,回來又被攆回家,幾次折騰下來,主父偃不敢瞧不上任何人。他出身鄉野,也知道如何跟鄉野小民來往,就主動上前,叫他們進去看看。
鄉野小民自然不敢進去。恐怕他們身上粗俗氣把書熏壞了。主父偃解釋“這處樓是諸位幫著修的,聽太子殿下說里頭的書架也是諸位合力做的。諸位不想看看里頭什么樣”
誰不想看看自己親手做的東西。
鄉民被他說的心動。
張湯一看鄉民進來就把衛伉這群權貴子弟往樓上攆,叫他們到樓上玩兒去。這些小子正好想上樓,等鄉民進來里頭除了張湯再沒別人。
張湯在朝名聲不好,在鄉民當中還不錯。張湯如今又不是御
史大夫,書樓也在皇城根下,晾他不敢犯渾,鄉民進到里頭就慢慢放松下來。
轉一圈出來,鄉民就被親友拉著問里頭如何如何。鄉民叫親友鄰居自己進去看。后來又有幾波人進去,確定誰都能進,等到下午小孩子也敢往里跑。
本作者元月月半提醒您最全的太子爺的躺平人生盡在,域名
翌日,辰時三刻書樓開門,沒過多久就有幾個一身麻衣的年輕男子進去。
他們知道看書樓的兩個老頭一個是張湯一個是主父偃,所以從他倆身邊經過的時候同手同腳。主父偃樂了。
幾人嚇得跟兔子似的往角落里躲。
主父偃忍著笑說“挺有趣的。張兄,你何時休息殿下說了,休沐日你我自己安排。”
張湯“先攢著吧。家中有事的時候一起用。”
主父偃也正有此意。五天休一日太麻煩。不如連著休兩三日。
書樓開門當日劉徹也沒出現。第二日,也就是那幾位布衣男子進去之際,劉徹出現在城墻上。居高臨下,書樓前的情況他看得一清二楚。
當日春望也在。比起一天站到晚,春望更樂意隨他出來走動走動。春望令小黃門等人后退,名曰不要打擾陛下。他靠近劉徹“陛下,這就是殿下的目的吧”
劉徹頷首“無論朕還是太子,明著重用寒門子弟,世家一定很是憤怒。有可能從中作梗,甚至構陷打壓寒門子弟。太子在京師修書樓,得京師百姓交口稱贊,你猜地方上想干出點政績的人能忍住不修書樓讀書人多了,鄉野小民比世家子弟有才,朕選有才的,他們還敢埋怨朕重用寒門子弟”
春望“寒門子弟過些年也會成為新的世家”
“世世代代才能成為世家。寒門子弟努力五六十年才能成為新世家。寒門沒有依仗,不一定能支撐三代。”劉徹低聲道,“世家不止有錢,還得有人,比如姻親。大將軍不是太子的舅舅,就憑他選的妻子,兒子又很平庸,難撐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