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太守第一反應是看當今天子。
劉徹頷首,他明日得在行宮好好歇一日。
太守暗暗舒一口氣。太子轉向霍去病,朝他腰間看去。霍去病以前常跟趙破奴等人出去喝酒,他又不愛奴仆跟著就只能自己帶錢。這點已成習慣,今日他也帶荷包了。
霍去病拽下來扔給他。太子笑著拱手“多謝表兄。”
“買什么”霍去病好奇。
太子瞥一眼太守“他恨不得把山民養的雞都擺出來,自然不能辜負他的良苦用心。”說話間太子朝高高的烤爐走去,“烤的什么”
太守頂著微紅的臉訥訥道“這個爐子其實跟長安商人學的。公子可能見過。”
“我知道。但我也聽說百里不同俗。”太子隨即就問多少錢一個。
商戶是真商戶,但確實被太守反復交代過要懂禮數,要收拾的干干凈凈等等。只見那做餅的男子拱手道“回衛大公子”
太子皺眉“直接說。哪有這樣賣東西的。”
其實做餅的男子也別扭,聞言立即放下手,打開鍋蓋蓋的盆,里頭是一盆冒著熱氣的肉。劉徹試圖上前看個仔細,霍去病很是不贊同,低聲說“您太和善有可能會被被圍得水泄不通。”
劉徹往四周看看,沒有多少人上前啊。
那是因為黎民百姓以為他是大將軍。
劉徹以前愛出來,近幾年又是去甘泉宮,又是出巡,民間關于他的傳言甚多,在黎民百姓心里他不像高高在上的帝王,反而像放蕩不羈的膏粱子弟,這就導致百姓對他失去了好奇心。
大漢立國以來第一次深入草原出擊匈奴且贏了,正是衛青第一次出征就掀了匈奴祖墳龍城。那是一個百姓談匈奴色變的年代。即便霍去病十八歲勇冠三軍,二十出頭封狼居胥山,也沒有衛青那一戰震撼人心。蓋因從那一刻漢民的脊梁骨硬了,膝蓋也不軟了。
黎民百姓對“大將軍”充滿了敬仰和欽佩之情,以至于除了膽大上前拜見之人,其他人都只是在原地喊一聲“大將軍”。對他好奇之人也是靜靜地跟在侍衛后頭。唯恐內斂之人不喜喧嘩。
也是因為“衛青”在此,一些姑娘家的眼睛在“衛大公子”和“冠軍侯”之間來回打轉,也不敢扔香囊遞荷包。
劉徹和霍去病一時沒有想到這些,誤以為太守在此當地百姓不敢上前,擔心他們走后太守再跟他們算賬。
霍去病退到他身后低聲提醒“爐子熱,別離得太近。”
劉徹不禁瞪他一眼,然后才問賣餅男子“這是什么肉看起來像牛肉。”
“回回回”男子激動的舌頭打結。
太子笑著替他說“驢肉。”
男子連連點頭。太子好奇“用餅夾著吃嗎”
太子看起來年幼,不如大將軍盛氣凌人男子認為這種氣勢是威懾匈奴的“殺氣”。男子又不結巴了,“不是。是這樣吃。”拿一個熱乎乎的餅,用小刀從中
間劃開把驢肉放進去,“大公子,您嘗嘗我的這個驢肉,不是我吹,您在”
太守輕咳一聲,男子慌忙把話咽回去“很好吃,很香。”
太子回頭瞪一眼太守。太守不是怕他失言,而是覺著太子殿下什么東西沒有吃過啊。就算他是衛大公子,也不稀罕這口驢肉。
太子吃不了這么多,請男子把餅一切兩半。男子從中間劃開,太子咬一口,另一半遞給老父親。太守的心不由得提到嗓子眼,這這怎么還真吃啊。
“大將軍”真是衛青,太守反而不緊張,誰不知道大將軍行軍打仗途中沒少跟將士們同吃同住。餅夾驢肉可比軍糧美味多了。
劉徹咬一口,點點頭“不錯這面有股長安面粉的味道。”
男子仗著有“衛公子”撐腰,不顧太守不斷給他使眼色,立刻回答做餅的小麥也是他們托往長安走貨的商人跟上林苑換的良種。
太子不吝夸贊“應當這樣。越不敢嘗試越窮。”
男子被爐火烤的通紅的臉上露出羞澀的笑,跟新媳婦似的。劉徹頓時覺著瘆得慌,汗毛要豎起來了。
“兒子,前面看看。”
太子“等一下。給我拿”算上太守一行十人,“再給我拿四個,每個都一切兩半。”
男子以為他很是喜歡,激動的差點把手伸進炭火里。男子很是利落的切出八塊,太子一邊給錢一邊給霍去病使眼色,霍去病拿兩塊遞給太守一塊。太子拿一塊遞給他身后侍衛。
侍衛沒少跟著太子吃吃喝喝,很是自然地接過去。太守惶恐“多謝大司馬。”
太子叫其他侍衛上前“都嘗嘗。難得來一趟。”
烤餅攤旁邊的女子聞言就叫太子嘗嘗她家的果子。油炸的果子外面裹著一層糖,面粉中和了蜜糖的甜味,油炸過的面食又香又酥,饒是太子不甚喜歡甜食也不禁夸她這個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