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翊府衙役通知周圍百姓,早日準備好米面油糧,該辦的事早點辦,過兩日不許隨意走動,長安百姓頓時確定
在高祖廟舉行加冠之禮。
劉徹之所以舍棄位于皇城外的太廟,蓋因一個人閑著沒事瞎琢磨,太廟周圍多是農田,此舉很像偷偷摸摸錦衣夜行。高祖廟位于長安城最北,無論從東城門入,還是從西邊城門入,都得穿過大半個長安。繞著城墻從北邊城門進入不在劉徹考慮范圍之內。
京兆尹府位于長安城中,無論從哪邊城門都得經過京兆尹管轄區。左馮翊走后,京兆尹前來請示天子,路線有沒有改動。劉徹回答沒有,京兆尹回去就令府衙通知沿途百姓,過兩日不可隨意走動,膽敢亂闖者,格殺勿論。
消息一出,長安城中百姓頓時知道天子御駕穿城而過。這次倒是沒人抱怨天子擾民。如此盛大加冠之禮,大漢立國以來首次。這一日皇親國戚集體出動,只是看看這些人的車馬隨從也值了。
京兆尹走后,劉徹終于可以歇歇了,又聽到腳步聲。劉徹擰眉,看到兒子也煩“你又來做什么今日沒有奏章。”
太子屏退左右,把小小的檀木盒遞過去。劉徹頗有些心急的打開,“烏簪金絲烏冠這是送給你的可是朕已令人準備好了。”
“父皇不覺著孩兒用這個像小孩偷穿長輩的衣裳”
太子一身嫩黃長袍,春天的顏色,而他相貌儀態俱佳,廣袖袍襯得他瀟灑飄逸,宛如一枚小仙童。這樣的太子戴上烏簪確實顯得不倫不類。
“不后悔”劉徹問。
太子搖頭。
劉徹突然意識到不對“你又出去了”
“這不是重點啦。”太子笑嘻嘻撒嬌。劉徹好氣又好笑“朕就看你還能逍遙幾日。”
太子心說,瀟灑一日是一日。
“此烏簪似玉非玉,堅硬如鐵,父皇也可以用來防身。”
劉徹沒有見過烏黑泛著金絲閃耀的發簪“只有這一套”
“現在只有這一套。以后說不準。”太子把丑話說在前頭,“也許是最后一套。畢竟孩兒成年了。”
可惜太子舉行冠禮那一日劉徹得袞冕加身,不能穿兒子送的黑袍,也不能用這套首飾。好在舉行冠禮第二日非休沐,百官得入朝,他再穿上戴上也不遲。
“特意來給朕送這個”
太子“不是近日得的。方才織女過去給兒子確定服飾,孩兒才想到忘記給你。”
聽到兒子近日沒有出去過,劉徹臉色稍霽,令宦官仔細收起來。春望接過去,小心放好。
先前劉徹令春望回鄉了卻遺憾,春望不想錯過太子加冠禮,胡扯三月沒有倒春寒,適合趕路。
劉徹見兒子一動不動,無奈地屏退左右“又有何事”
“父皇好像沒想過邀請姑母觀禮”
劉徹直言煩她二人。
“父皇,她們不配父皇心煩,可祖母配啊。姨母肯定得在外面,父皇叫她們同姨母在一處便是。祖母通情達理不會怪罪父皇和兒臣,但她們有可能怨恨母后和阿姊。同為皇家公主,衛長公主是長公主,平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