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瞪他“說我自己也不行”
您高興就好小孩扭頭繼續勸父親吃紅尖尖。
劉徹氣結“據兒,你怎么把他帶來了”
小孩不知“他”是何人,但他知道“據兒”是父親,好比他名“進”,父親喊他“進兒”,所以,壞祖父真是父親的父親啊。
壞祖父可以數落父親好比父親可以訓他。
小孩搖頭,他還小,他不要知道這些啦。
對,假裝不知道就好啦。
小孩卻按耐不住心中好奇,仰頭看著父親,等他回答。
“這里好玩啊。”太子摸摸兒子的小腦袋,“進兒,好玩嗎”
小孩點頭,“父親,騎馬。”不要呆在這里,不然壞祖父又得數落你。
“你摘這么多果子不累啊”
太子不說小孩不覺著累。他每日得睡兩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上午一次遲到午飯前,下午一次也差不多到時間了。小孩困意上來,拉著父親的手,叫父親抱著他。
太子放下桃,一手給他當枕頭,一手摟著他。劉徹看不下去,令宦官為他拿個桃,再找個匕首,他認真削皮,眼不見為凈。
衛青見狀很想笑。他擔心自己笑出聲,吃完一個金黃酸甜可口的杏就起身告退。
天子不言,太子不語,室內一時安靜下來,無人打擾,小崽子順順當當進入夢鄉。尚未到三伏天,未時過后室內陰涼,太子擔心兒子睡著著涼,令宦官送去他院中。
孫兒一走,天子無所顧忌,提醒他不可慣嬌兒。說著說著,連棍棒底下出孝子都扯出來了。
太子面上點頭稱“諾”,心里不以為然。前世今生兩輩子沒聽說過哪個孝順孩子是打出來的。老父親真是十年如一日的幼稚啊。不過太子倒也習慣了。
劉徹見兒子臉上沒有一絲為難和勉強,他不禁跟身邊人顯擺,太子懂事,他教的好。
看著太子長大的那些宦官不是年邁回鄉就是早已病逝。如今劉徹身邊年齡最大的也不知道十歲以前的太子什么樣,反而見過十幾歲的太子教父。這些宦官面上點頭恭維,心說有沒有可能太子殿下生來就與眾不同。
劉徹沒少跟身邊人感慨過,太子聰慧過人。現在的小黃門和黃門不認為太子殿下文武雙全是陛下和太傅的功勞。
劉徹算計人的時候滿腹心計,平時多是他被哄騙。劉徹不認為身邊人敢哄他騙他,他認為他乃九五至尊,當得起贊譽,無人敢騙他。是以看到眾人贊同,劉徹決定,從明日起,指點兒子教子。
太子住處沒有庖廚,他要么陪劉徹用飯,要么等御廚做好送過去。劉徹令兒子同他一起用飯。翌日清晨,太子抱著兒子過去,劉徹叫他把孩子放地上,讓他自己走
。
小劉進巴不得自己走,又覺著祖父也不是很壞。用飯的時候小劉進的飯幾跟太子的挨著,劉徹叫孫兒自己吃。小崽子懷疑他誤會祖父了。蓋因小崽子挑食。如今瓜果蔬菜豐收季,他的粥是雞肉青菜粥,小劉進嫌青菜無味,巴不得不吃。
太子要喂兒子,小崽子奶里奶氣地說“父親,你聽話啊。”
劉徹跟著附和“據兒,讓他自己吃。”
太子心累,“父皇,你吃你吃的,兒臣自有分寸。”
“你有什么分寸”劉徹瞪他,“你看,進兒自己可以吃。”
小劉進點頭“父親,快吃吧,涼了就不美味啦。”他舀一勺粥,其實全是他扒拉到一處的青菜夾著幾粒關東大米,“父親,可香了。”舉到太子嘴邊。
劉徹挑眉,看來他誤會孫子了,小崽子蠻懂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