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呢”
在這樣的場合,問出這樣的問題實在再正常不過。
見陸成軒沒有要興師問罪的跡象,在或近或遠地方懷揣著看戲的心態觀察這邊動向的圍觀者臉上多多少少浮現出幾分失望。
這倒也是人之常情。
一個人的成功往往需要許多前情提要,能力和氣運這兩個要素缺一不可,真正純靠努力就能完成階級躍升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許多人都有個共同點。
那就是哪怕更多是靠運氣走向成功,也喜歡將其歸功于自身的努力。當看到其他人冒尖的速度太快,又會下意識覺得這個人肯定只是運氣好而已。
林深就是這樣一個冒尖很快的人。
更何況他還這么年輕就擁有了這樣的地位,多少會有些惹人非議。
某些人就是懷揣著無端的惡意,想看到他被身家背景夠硬的陸成軒懟兩句。
可陸成軒不僅沒這么做,表現出的態度甚至很溫和。
聽到他這么問,林深顯然并不意外。
他轉過頭在周圍環視一圈,面帶笑意,客客氣氣地回答說“我還真不太清楚他這會兒在哪,小孩子事情多,一會兒吵著餓一會兒又要上廁所。”
話題延伸到這里,王總頓時找到了參與角度,從兜里摸出煙,往后沙發上一靠。
“可不是嘛,我兒子也還不到一歲,一天到晚不定期地哭。要喝奶要換紙尿褲,我和他媽媽生怕保姆照顧的不周到,只要有空都親自盯著,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是這樣。”
林深垂下眼,似是忍不住嘆息了一聲,眼中卻浮現出一絲微弱的光亮。
“總有操不完的心,但每次聽他叫爸爸,又想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都給他。”
從前,林深始終不認為一個人身上會存在與生俱來的責任。
他覺得每個靈魂生而自由。
即便他被捆綁著繼承母親和父親所留下的產業,扶持那些相同或不同姓氏的親屬,這個初衷始終都沒變。
人生首次被那名為“責任感”的字眼占領所有情緒,是那個孩子第一次叫他爸爸的那一刻。
那樣幼小且脆弱的生命,他養了幾個月都只敢站在搖籃旁邊看看,把手洗干凈后小心翼翼地摸摸。
大多數小孩子先學會的稱呼都是“爸爸”,因為音節最簡單。
林淺淺照顧時也會刻意地去教。
可林深卻覺得這孩子和他有緣,難得自戀的認為孩子會叫“爸爸”是單純的因為喜歡他。
那是他第一次抱這個名義上的兒子。
小朋友運氣實在太差,人生最初的幾個月都在醫院里度過,身體發育也比尋常孩子要慢許多,小小一只幾乎沒什么重量。
林深把他抱在懷里,感受到的卻是沉甸甸的責任。
對于做父母的來說,孩子是永恒的話題。
這個話頭引出后,林深和王總立刻圍繞著聊了幾句,陸成軒坐的地方很近,總共不到兩米的距離。
相識這么多年,他們的成長總有對方的身影。
許久未見,眼前這個人卻幾乎變成了他完全陌生的模樣。
未曾參與的這段時光如同一道天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