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勻在網上找了幾家苗木公司,最終選定了其中一家。
按任焰的初步構思,是購入已經長大的梅花大苗十幾株,然后買12年生的裸根小苗,細心培育。
他最初在網上隨便看了幾眼,以為梅花樹大概是五六百一棵,后來他發現五六百的梅花樹是最最最便宜的,樹干也很細,稍微好點珍貴一點的品種就是幾千起,任焰他窮啊,經過之前幾個月的揮霍,他已經沒法大手大腳花錢了,何況二號豬舍竣工在即,他這還有一大筆欠款要支出呢。
囊中羞澀的任焰最終選擇了普通品種的梅花,他一共進了二十株大梅花苗,一筆出了萬把塊錢,好處是第二年就能開花,見效快。又購進了幾十棵12年生的裸根小苗,差不多兩年后才開花。
此外,任焰還嫌廠家種植梅花品種少,沒阿伯家的漂亮,又天天晚上在微信上纏著阿伯,阿伯耐不住他死纏爛打,最后答應給他幾株梅花枝條,方便他嫁接。
任焰高興地直發了十來個愛心的表情包被阿伯嫌棄到死。
梅花嫁接常用梅,桃、杏、李等樹作為砧木,其中梅砧嫁接親和力最強,最適宜生長,壽命最長,但它也有缺點,比如生長較慢,嫁接操作較難。
而李子樹和桃樹則更為方便,生長也更快一點,是南方通常用于梅花嫁接的樹。農村別的不多,就樹多,正好豬場旁邊就是桃林,隔壁村子還有人種著李子樹,左鄰右舍隨便湊一湊就湊來了十幾棵用于嫁接的砧木樹,要不是任焰連連喊夠了,說不定當天工廠門口就堆滿了帶土的樹。
任焰跟張勻提前一禮拜在菜園外,靠近桃園的地方種下了樹,等到周一,樹根和土壤基本結合,這樣能增加嫁接時的穩定性,防止砧木從梅花枝倒吸收營養。
任焰本來說是要過去接阿伯過來的,但阿伯嫌他煩,說自己會過去,任焰也沒有勉強,到了周一,開會完差不多十點,任焰電話響起,是阿伯到了。
除了阿伯外,還來了一個五十上下,衣裝整潔的男人,看著不像是常年跟土地打交道的農民。
經阿伯和那人自我介紹后,知道他是阿伯在村子里的朋友,兩個人雖然年歲有差,卻志趣相投,都不怎么喜歡跟人打交道。
他們一個是大學畢業從事筆桿子工作具體什么沒說,一個早早就干農活養活一家子,到了晚年愛上梅花專心梅花種植,在農村也都算是另類,不知不覺就結交上了朋友。
為了區分,種植梅花的那位姓趙,任焰叫他趙二伯,文筆工作的那位同樣姓趙,因為家里排行老五,任焰就叫他五叔。
話不多說,任焰帶著兩位參觀起了工廠,從豬場外圍開始轉,經過辦公室,經過食堂,再走過即將完工的二號豬舍,任焰道
“前面菜地地方很大,到梅花林也很遠,我們坐車過去吧。”
幾人沒有異議,由任焰開車,兩位趙姓叔伯同乘一輛車,后來張勻和胡伯一輛車,一前一后順著一條小道往前開。
之前從工廠那遠遠望過來就能見到一片綠色,
離得近了更是清晰地看見道路兩旁的菜地,
和從遠處看不同,離得近了才發現其實好多地都已經空了起來。
此時已進深秋,氣溫下降幅度大,晝夜溫差也大,雖然不如北方天氣冷,但南方還有個濕冷buff,是北方人不能理解的。為此,張勻早早地就開始為蔬菜越冬做準備。
對那些已經收割過一茬,還未露出地面幾厘米高的菜地,使用腐熟后豬糞,事先將豬糞澆到蔬菜根部,再覆蓋稻草;
而正值收割期或者越冬成熟的葉菜類蔬菜,以及對溫差霜凍尤為敏感的辣椒、茄子、西紅柿等茄果類蔬菜,張勻前幾周就叫了臨時工幫忙一起搭建塑料拱棚,因為時間有限,先照顧它們,之后的計劃是每畝地都搭建起拱棚。
才外,還有在菜田迎風面搭建遮陽網,提前準備草木灰,給蔬菜葉片灑保暖肥等種種措施,因任焰自己也不是專業人員,只能講一個大概。
趙二伯聽著心情復雜,在他心里,坐在駕駛位上滔滔不絕講述著農田管理的男生就是個不著調的小年輕,這個印象在他腦中非常深刻,直到過來前,他都在心里對自己說,算了算了,最多就是苦了那幾根被他剪下來的枝條,就當是花枝條消災了。
這也不能怪他,誰叫任焰給他的初印象是那樣,那樣的,對吧。
直到到了工廠,看了那一棟棟設施嚴密的豬舍,還有井然有序的員工工作,他才改變對任焰的看法。
“前面是我們將來用來做農家樂主要活動場面的地方。”
任焰指著前面一大塊空地,因為已經入秋,地面上的草都枯了,露出黃褐色的泥土,連接地平線的遠處,可以看到好幾個矮小的木屋還有旁邊的露天燒烤臺。
“還要建一點娛樂設施。”任焰道
“供吃飯的時候小孩子嬉鬧。”否者小孩子一直鬧騰,大人都吃不好飯。
“嗯。”趙二伯淡淡地應了聲,收回視線。
車子終于到了選定的梅花林,為了岔開時間,梅花苗安排了明天送過來,今天主要是梅花嫁接。
一棵棵李子樹和桃樹長得挺好,一看就是農村品種,樸實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