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這是一則負面新聞,否則的話,張文迪肯定能高興半個月!
張氏集團人才離散,私募基金跳水虧損!
張文迪看了報道,氣得拍著桌子大罵:“無良記者,無良記者!不就是走了三個人嗎?什么叫人才離散?我們手里控制了那么多的股票,只有飲料股在跌,誰敢說我們基金是在虧損?我們其它股票都在賺錢啊!怎么不見你們報道呢?”
他氣憤歸氣憤,拿這些報紙毫無辦法。
這些新聞已經進入千家萬戶,被無數市民看到,影響已經深遠,很難通過技術手段來消除。
當天上午,投資人的電話,不斷的打進來,要求查看投資收益報表,并要求張文迪馬上進行匯報,還要就虧損一事寫一份報告。
張文迪心里再有火氣,也不敢對投資人發,只能隱忍,還得賠著笑臉向他們一一解釋。
投資人并不相信你只有一支股票在虧損,他們要的是整體收益數據!
本來,在投資周期之內,投資人都必須信任托管方,因為這是一個長期作戰的撈錢方式,一時漲跌,說明不了問題。
但輿論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這么多媒體,一邊倒的唱衰張氏集團,由不得投資人謹慎和懷疑。
投資人的疑慮還沒來得及消除,新的煩惱又來了!
這一天上午,連續有十幾個人提交了辭職申請!
還有幾個人連辭職信都懶得寫,直接就卷鋪蓋走人了,公司欠他們的那點工資,他們壓根就看不上眼,不要了!
一個上午,就走了二十個人!
比起昨天的三個人來,今天這樣的密集辭職,讓張文迪火燒眉毛,深感無力!
他要是還想不到有人在搞鬼,那他這些年的書也就白讀了。
“這么多人集體辭職,肯定有原因!”張文迪冷哼一聲,當即要求人事部門對此事進行調查,每個辭職的人,都必須說明辭職的原因以及將來的去向。
有一大半的辭職者,接受了人事部門的調查。
還有一小半人,只是搖頭,或者說無可奉告。
你要是問得急了,人家就說這是我的**,或者說我是自由人,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這又不是鐵飯碗,你還能留我一輩子不成?
而接受調查的人,給了來的理由也是各種各樣,有說家里老母親怕孤單,要召兒子回家孝順的;有說孩子上學沒人管,家里要求她辭職回家帶孩子的;也有人直接說,這里工資不高、發展前途渺茫,還不如回家考個公務員來得實在,生有所依老有所養,不用擔心失業;也有人直接說換了新工作的;每個人提出來的理由,五花八門,讓張文迪哭笑不得。
根據勞動法和合同法,主動離職的員工,公司可以不必難予補償。
昨天,劉季昊和蔣青山離職時,張文迪還出于道義,給了他們補償,目的是做給其它員工看的,想讓大家知道他待人不薄,有情有義。
今天這種一窩蜂似的辭職,讓張文迪既震驚又憤怒,別說補償了,但是工資,他已下令,一律不許結!誰要走就光棍的走,誰都別來煩我!
這二十幾個人一走,新人還沒有入場,辦公樓一下子就空了一半!
張氏集團,真的被人掏空了!
一眼看去,給人無限蕭條、凄慘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