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在北魏,一件事情一旦被孝文帝允許,那么,這位皇帝便會想盡辦法去推行。
這位少年繼位的皇帝長在馮太后手下,完全吸收了那位大佬的平衡把握朝局的手段,這一點,無論是胡臣還是漢臣,在這些年都可以說是深有體會。
所以,當發現皇帝是真的想修河后,除了王肅等少量臣子強烈反對外,其它的世族高門也就象征性地掙扎了一下,便繼續干自己事情,順其自然了。
他們本原本的打算,是在運河修筑之后,徐徐圖之,將運河周圍的土地蠶食吞并,經營擴大哪怕有庶民不懂輕重,先占住了,他們也有一萬種辦法,把沿河的土地無聲無息地兼并掉。
但蕭君澤的計劃打斷了他們準備,誰知道這位修河就算了,居然連著河邊的土地也要一起圈了
圈了就算了,居然還要賣給那些不懂經營的胡兒們
這當然是萬萬不可,土地被庶族小戶占了,能輕易兼并,但若落到胡人手里,那可就是愧對祖宗了。
李沖等人皆是人精,自然不會坐視這種事情發生。
直接反對是最蠢的選擇,李沖等人事北魏多年,歷經三代皇帝,在打不過就加入這種事上,堪稱爐火純青。
于是第二天,崔盧鄭王李五姓高門,便紛紛表示修筑運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他們世食君祿,當然不能袖手不理,所以,他們一萬個支持修河,請陛下給我們一點為國出力的機會。
元勰赫然發現,原本就已經算是順暢的工作,一下子像加了油一樣絲滑,甚至崔家與李家主動把長孫送來,想跟在他身邊,任憑差遣。
不僅如此,原本還在紙面上的三處鎮子,也紛紛被這些漢臣高價拿下,他們都是跟隨文明太后改革的老臣,在均田制改革時,不知吃下多少良田山林,這些錢財對他們來說,并不算傷筋動骨的大數字。
“怎么樣”蕭君澤坐在案幾邊,給他沖了一碗茶水,微笑著遞給他,“這世間萬物自有規律,只要抓住了,治理天下,便不那么難。”
給他匯報工作進度的元勰原本困惑的模樣已經全然褪去,變得輕松爽朗“有道理,誘之以利,因勢導利,以利而動人心,可比講些為國為民之理來得爽快。”
蕭君澤輕笑一聲“聽說,草原諸部,已經南下至鄴城,快到洛陽了”
元勰點頭道“正是,自去歲來,草原少雪,草場返青遲緩,許多牲口餓得瘦弱,不育幼崽,若到秋冬,必又是一場麻煩。”
蕭君澤聞此言,輕聲道“如今,似乎已經四月了”
元勰輕嗯了一聲。
“若我沒記錯,自開年后,洛陽也未下雪,”蕭君澤起身,走到窗前,看院中已經長出新葉的大樹,輕聲道“今年,怕是有大旱,讓你兄長早做準備。”
北方草原受蒙古高壓控制,如果不下雪,那必然是出現了什么氣候異常,北方雨水本就不像
南方那么豐沛,
雪水是麥苗返青、粟米抽芽時最重要水源。
按理,
氣候變暖,東邊太平洋上的水氣應該隨著東南季風過來,到現在還沒見到雨水,也不知道是什么副高在發威,但無論如何,水氣是不會憑空消失的,它們要么在積蓄一波來個大暴雨,要么就是去其它地方。
元勰眉頭瞬間便擰了起來,像生吃了一個苦瓜“當真”
“只是猜測,”蕭君澤隨意道,“你自然也可以不把這當真。”
元勰苦著臉道“若如此,以皇兄的脾性,怕是又要絕食求雨了。”
“他還真看得起自己,”蕭君澤揶揄道,“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你那哥哥真覺得自己是太陽么,還想影響上天”
元勰對于蕭君澤沒有一點君臣之道已經習慣了,不由嘆息道“如今皇兄剛剛改了西郊祭天之儀,便遇如此天像,必會有朝臣以此為由,歸罪于他。”
原本,平城勛貴與拓拔王室,是一起在平城西郊祭天,感謝上蒼上先祖得國。孝文帝遷都洛陽后,不但廢除了平城勛貴一起祭天的資格,還用漢人的儀式祭天,讓漢人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