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心思靈巧不說,又會投人所好,說話還好聽,長得又好看,誰見了不喜歡。
有他在,那些小事,根本不必讓他心煩。
以后他在襄陽的日子,肯定順心。
得到了元英的支持,蕭君澤立刻封禁了城中諸坊,不許居民隨意移動串聯。
襄陽城中,突如其來封禁屬實嚇呆了所有人。
而蕭君澤將每坊交給了這些各鄉豪推舉的人才,有些人一聽城中有疫,便紛紛借口身體不適,不愿出任。
蕭君澤也不強求,讓主動出來的數十人分別負責各坊米糧分發。
他要借機將需要的人才篩選一遍,這些糧食,就是試金石。
于是,在蕭君澤的要求下,這些人開始絞盡腦汁,思考著怎么處理。
襄陽城中,倒沒有人心不安。
或者說,對于庶民小戶來說,突然間天降橫財也不為過。
“哎呀,咱家六口人,一天居然能有兩升米,”城中,一名頭發花白婦人捧著米袋,愛不釋手,“平日里,誰家敢這樣吃啊”
身邊,兩個小孩正對著米袋,咬著手指,流著口水。
旁邊的婦人已經早早清理好米缸“這十天不需要上工,哪怕后邊幾日米糧少些,省著吃,也能熬過去了。”
“嗯,朝廷居然還送了一勺鹽,”旁邊漢子看著那大塊的石鹽,“早知道這北朝如此仁德,咱們早就開門迎接圣主了,哪用等到現在。”
旁邊的籬笆上突然冒出一個腦袋,正是鄰居家的漢子“老王,你家有多出的米么,可否賣我些,我拿老母雞給你換。”
“你舍得”院里漢子疑惑道,“那可是下蛋的雞啊”
“需要糧食,這沒法出門,家里也找不得草籽、小蟲、豆子,總能不能喂米吧”隔壁的院里的漢子嘆息道,“聽說你家有病人,正好補一補啊。”
院中的男人沉默了一下“換吧,咱家阿爹也不知能不能熬過去,吃點好的。”
襄陽城中,一處破舊屋宅,十幾名大大小小的少年正聚集在一起。
“這城中分發米糧,卻不給我們”一個少年恨恨道,“說我們沒有戶籍”
他們是流民,先前北方五郡大戰時,他們往襄陽逃亡,一路與家人失散,沒有錢財,在城中小偷小摸、偶爾乞討為生,可是如今城中封禁,生生斷了他們的活路。
“怎么辦,桓老大也病了。”一個七八歲的孩子看著旁邊的躺著的少年,少年臉上并不干凈,高燒讓他兩頰通紅,但清亮的眼眸微微睜著,也在聽他們說話。
他們大多都染疫了,沒辦法,這些日子吃不好睡不好虛弱的身體根本抵抗不了疫病。
“我會想辦法把那位吏官引走,”躺著的少年勉強起身,他嗓子燒的沙啞,“你們抓緊時間,偷一袋糧,否則,咱們都活不過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