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也在一邊贊揚主君英明。
這時,墻下又傳出一名少年的疑惑之聲“真要去襄陽么那邊靠近南朝,要是南人打過來怎么辦”
對面立刻傳來一陣哄笑“那位大人可是能引天雷的人物,他都敢在城外魚梁洲建城了,你還擔心南人打過來”
“就是,咱們怕什么,襄陽城有那么好打么大不了退回樊城。”
桓軒有些驚訝
不是驚訝刺史大人要廣招學生,而是驚訝這次南來北上的鄉豪庶族太多了。
整個襄陽的驛站爆滿,刺史大人將茶園的宅子騰出一部分,還臨時在河邊蘆葦處修了許多竹制長亭,再修了茅房,周圍點了艾草驅蚊,還親自邀請其中權貴們,去做了個野外詩會,示范垂釣、露營,還做一首詩螢火詩。
“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若飛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然后聲稱當年竹林七賢,正是感悟天地所得,讓這些世族去露天席地而居,挖個河溝來玩曲水流觴。
這詩瞬間引得口口相傳,眾人佩服,紛紛在河邊蘆葦邊找東西,詠物明志。
好在這天氣也不冷,這些人倒很樂在其中,每天交友游玩,去城中大購,沒有半點意見。
甚至后來城中很多搶到驛站的人,也紛紛搬到城外,圈了一處地方,開始做什么“葦草詩會”。
桓軒感覺自己似乎被破開了天靈蓋。
學到了,學到了
明明是沒有驛站了。
明明是有許多人會被侵占宅子,變成奴仆。
明明會有人以強凌弱,相互械斗,血流成河。
但這位刺史卻是敏銳地抓住了人心,只是稍加引導,便爭取來時間,將一次動亂化于無形,還引得諸人叫好。
那些個連下地都要踩著絲綢的權貴們,如今卻因為他的一句話,一首詩,甚至愿意去泥潭里打滾,還自稱這是“狂傲”,親近天地。
他是這樣強大,輕描淡寫間,便能蠱惑人心于無形。
桓軒以前覺得自家族叔已經是殺伐果斷,籠絡人心的梟雄了,但如今和這位君刺史比起來,簡直如同螢火于之皓月不堪一提
這、這就是與他差不多的年紀,初登廟堂,便能居于高位的原因么
難怪,難怪阿蕭那么喜歡他
“老大,你怎么還不睡”一名小弟出來上茅房,但看老大坐在門邊仰望星辰,一臉沉重,不由疑惑道,“那明日的報名初考,你還去嗎”
“去,當然要去”桓軒驟然回過神來,站起身,認真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人無完人,那位刺史身居高位,以后身邊必然少不了美人,阿蕭只是他后宮的其中一個
只要我認真努力,萬一就把阿蕭感動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