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起兵不過一月時間的臨海王,一路勢如破竹,如有神助,正式入主建康城。
隨著大軍走入鮮血還未擦干的宮門大道,青蚨有些恍惚。
蕭君澤倒是神情平淡,看著這宮門,似乎帶上一些回憶。
一般來說,造反成功后,先是用太后的名義,廢除上一任皇帝的帝位,然后再擁立一位新君,再讓新君退位。
但問題就卡在這里,臨海王蕭昭澤是高祖之孫,屬于是撥亂反正,再去見蕭鸞的太后就不對了。
于是,蕭君澤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蕭衍的建議,連著太后和明帝蕭鸞加蕭寶卷一起廢掉,蕭鸞最壞,大殺宗室,廢為庶人,逐出宗籍,蕭鸞一脈的皇子都沒有資格列入宗王。
這一條并沒有引來反對,因為蕭鸞的孩子都很年幼,根本沒來得及建立自己的班子。
接下來,朝廷便開始舉辦登基大典。
蕭君澤沒什么興趣大辦典章,但他的手下們強烈反對,于是便準備了十余日,選了個比較吉利的日子,準備登基。
但是,從入主皇宮這一刻,他已經是實際上的正式皇帝了,可以名正言順處理政務。
一朝天子一朝臣,蕭君澤這次的成功太過順利,以至于大家都有一種不真實感,如王敬則、陳顯達、崔慧景這些人,基本上都已老朽,崔慧景還勉強有點入朝的愿望,已經七十多的陳顯達、八十多的王敬則卻是都沒有什么權力欲望了,會支持蕭君澤,只是出于自保罷了。
所以蕭君澤便把他們的子侄的加官的加官,進爵的過爵,陳、王兩位老將的軍權也不必解,按蕭君澤的說法,將來若是北朝南下,還要托付幾位將軍呢。
蕭衍則進階尚書令,領了他的兄長當初的職位,他的屬下,也皆有進封。
朝中大事,蕭君澤正式任命提拔的,只有一個官職,那就是統領禁軍的衛尉,他交給跟在身邊當了許久跟班的許琛來做。
接到這個任命時,許琛怔了許久,然后跪地叩拜,久久不起。
蕭君澤在一邊微笑道“兜兜轉轉那么久,當年禁衛出身阿琛,終于還是爬上禁軍的首領了,真是辛苦大家了,對不對啊,青蚨總管”
已經晉升內廷之主的青蚨皺眉,并沒有顯
得有多高興,他一臉郁郁“我只想追隨在陛下身邊,并不求有高官厚祿”
“這不是暫時找不到心腹嘛,”
蕭君澤笑道,“當然要麻煩大總管了。”
青蚨于是低頭“陛下,您說的對。”
“別用這么卑微的語氣啊,”蕭君澤托著臉,調侃道,“我還是喜歡你訓我時那桀驁不馴的樣子,你恢復一下唄。”
青蚨深吸了一口氣,認真道“陛下,您如今已經是一國之主,萬萬不能如當初那般隨性而為”
“為什么不能呢”蕭君澤挑眉頭,“青蚨啊,不能隨性而為的話,我何必費這心思,爭這天下呢”
青蚨感覺到了窒息,忍不住嚴肅道“陛下,這不是我等先前那般小打小鬧,您凡事還要三思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