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襄陽城外巨大的鐘樓連續響起了六聲鐘聲。
這時的天還是極黑,在魚梁州許多矮小民房里,工人們已經摸索著從溫暖的床鋪上爬起來,穿上衣服,將昨天準備好的面餅摸上一張,帶著水壺,便披著夾襖,蹬上布鞋,披星戴月而去。
這時,魚梁州的大街小巷里,也有著零散的工人,頂著寒風出門,他們上工的地方大多離得較遠,需要早早出門,免得遲到。
與他們一起,家中婦人們也早早起來,給家里的大小孩兒穿上衣服,煮上一鍋稀粥,在微弱的油燈燈光下,小孩們一般都吃得很快,他們從不挑剔因為這碗粥開始,到下午時分,他們就再也吃不上一口東西了。
這時的天已經蒙蒙亮了,送毛的車子開始在大街小巷里吆喝。
很快,這一車羊毛便被街巷里的老少婦人圍住,他們每人兩捆三捆地購買著這些扎好的羊毛,買的不多,一戶也能買兩三斤,這已經是很大的一扎。
將羊毛背回家中,傳出的便是陣陣機杼聲,小孩子們被母親吆喝著,將羊毛里的碎石、樹葉、糞粒等物細細挑掉,然后母親們便在煮開水中加入石灰,把羊毛泡進去,洗干凈后,放在一邊掛起來。
大一點的孩子則熟練地將昨日已經掛干的羊毛一點點梳絨,用木板壓平后,用棍子卷成卷,這種羊毛卷就可以捻線了。
襄陽城如今的紡織業極為發達,到處都有收購洗好的羊毛卷、捻好的毛線、織好的毛布等各種商戶。
所以,這里沒有失業的說法,這里的人們可以自己買粗毛加工,然后紡成粗線賣出,手藝精湛的,紡成細紗,加格要比粗線貴上很多。
而若是有會提花的織娘,則是各大織坊的寶貝,她們會被重金供養起來。
賀歡從軍營中走到校場這不到百丈的距離,周圍幾乎都是在坊線的民房,甚至一些不到他腰間的小孩兒,也拿著一個紗輪和一卷羊毛,走到哪卷到哪,那手藝還特別好,至少賀歡自問是做不到把線捻得那么均勻的。
“老大,你看,好多船啊”一名小兵驚訝地指向碼頭方向。
那里,密密麻麻的小船像是細碎的瓷片,將數百米寬的河道堵得進退不得。
河中間有一哨塔,塔上的人正在用力揮舞三色的旗幟,還有刺耳哨聲不斷響起。
“早就聽說大江之上,每日大小船萬余,沒想到竟然是真的”賀歡驚訝道,“我還以為只是去過襄陽的人吹噓呢。”
“哪用吹噓啊”營房旁邊的兵卒拿著面餅,順口答道,“東至揚州,西至蜀中,連廣州的貨船都要翻越靈渠來咱們襄陽進貨,更不必說你們北胡了,好多船還在荊州,得排隊過來呢。”
賀歡疑惑道“如此擁堵,難道就沒有人把貨物送到荊州、南陽等地,疏解一番么”
“有,但不多,”斛律明月不知何時,走到他身邊,和他一起眺望著遠方江面,“但是在襄陽拿貨,要便宜太多了,他們寧愿多耗費一些
時間,節約些錢財。”
賀歡瞬間明白了“原來如此。”
他的小弟疑惑道“隊住,什么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