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洛陽。
永寧寺塔已經建好,九層的佛塔莊嚴恢弘,有大風吹過時,檐下的塔鈴聲響清脆,能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寺中每日香火繚繞,僧人們做著早課、念著的佛經,莊嚴肅穆。與那混亂壓抑的洛陽城,仿佛是兩個世界。
但這深嚴的佛法,卻是如今在洛陽王宮中,仰望永寧寺塔的胡太后無法接觸的。
這座她親自督建的佛塔,與她隔著一座巨大的天塹,她被囚禁在宮墻中,已經好長的時光了。
“母后,”一個七歲的小孩在她懷里疑惑地抬頭,“您怎么總是在看這座佛塔呢”
胡太后幽幽道“只是在想,為娘積累多年福報,為何會是如此回報”
小皇帝眼睛里充滿了迷茫,不理解。
胡太后看著孩兒無辜的面龐,淚水忍不住流下來,從劉騰與爾朱榮掌權后,她便被幽禁在北宮,宮門的鑰匙掌在劉騰手中,平日只有宮娥將飯食從門縫中遞來,任何人都不能和她見面。
平日衣食不能果腹,若不是孩兒發燒哭泣著要見她,如今她也見到孩兒。
事情怎么會弄成這個樣子,明明前幾年,大魏還蒸蒸日上,萬國來朝,怎么突然間就處處烽火,大廈將傾呢
爾朱榮如今在朝中已經都督諸州軍事、位列三公,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只要再上一步加九錫,便能逼迫皇帝退位,自魏晉以來,但凡退位的皇帝,便必死無疑,以爾朱榮的殘忍,她這太后,也必然沒有好下場。
胡太后內心充滿了恐懼,她需要幫助。
她低下頭,凝視著手上的一張紙條,這是她今天吃飯時,從飯底發現的。
元魏之中,終是有人,愿意站出來,與她一起,重新奪回這江山。
而第一件事,便是要取了爾朱榮,還有劉騰的性命
西北,涼州。
數百名北魏的禁軍將士正護送著數十名僧人,行走在河西走廊的茫茫荒野之上。
他們是當年建永寧寺塔時,北魏派人去天竺迎接的僧人與佛骨。
這一路艱辛曲折自不必提,但他們萬萬沒想到,等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來到涼州時,才收到那北魏已經分崩離析的消息。
好在,雖然耽誤了些時日,但不到半年的時間,襄陽大將賀歡便平定了西北,恢復商路,為首的禁軍將士們商量一番之后,果斷決定抓緊時間返回關中,再觀察局勢而動他們的家眷親人都在洛陽,哪怕局面如此,也希望早日回歸。
“于將軍,你說,這襄陽軍士不是與你們敵對么”一位溫和的老僧用剛剛學習不久的漢語問道,“如今從涼州過去,千里皆在襄陽治下,你們便不擔心么”
于叉羅雖然神情充滿憂慮,但對這位大師卻十分恭敬地道“襄陽一系,百無禁忌,只要不擾民傷民,向他們提請文書,便不會阻礙我等歸家。”
看這位大師十分
好奇,于叉羅沉默了一下,終是沒有繼續說下去,只是敷衍道“達摩大師一路觀看,便知道他們的等事了。”
他雖然心里十分欽佩那位的傾天之才,但他的親爺爺于烈卻在孝文帝的靈堂上,被那人一擊斃命,爺爺去世后,朝廷雖然極盡嘉獎,卻到底少了一位帝王心腹,害得他們家被堂叔一脈排擠,他也領了這遠行西域的苦差,四年都未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