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著,把三狗抱起來“交給你了,只要你說服明月阿叔,哥就帶你去好玩的地方。”
蕭三狗無辜地看他一眼,似乎在考慮,然后反問道“爹爹會生氣么”
蕭道歌挑眉“爹爹是什么人物,怎么會為這點小事生氣,去吧,明月阿叔最喜歡你了。”
三弟長得幾乎和爹爹是一個模子刻出來,有他開口,別說明月阿叔了,他和二弟也根本抗不住。
蕭三狗于是從敞篷馬車上探出手“明月阿叔,抱”
斛律明月微微一笑,雙腿驅策,馬兒便順他心意靠近,一把就將三狗抱到懷里。
三狗抱著斛律明月的脖子,用那雙美麗又帶著狡黠的大眼睛看著他“阿叔,讓哥哥帶端端出去玩,好不好嘛”
斛律明月寵溺地抱了抱懷里軟軟的小孩,笑道“那你要怎么感謝阿叔”
蕭三狗眨了眨眼睛,伸頭貼在阿叔臉上,蹭啊蹭“阿叔最好了,帶端端去嘛,去嘛阿叔”
斛律明月沒忍住笑出聲來“好,依你,都依你。”
斛律明月隨意帶他們去了一個織紡玩。
這個織紡不大,只有十來架手工紡車,獨孤如愿他們都是六鎮出身,都會熟練地弄出羊毛,還能比誰搓出的毛條更長這在六鎮甚至每年都有比賽,紡線的能力是每個六鎮出嫁姑娘必然要學會的手藝。
他們還會用紡輪,如果一個人,當然沒什么好玩的,但一群小朋友,好勝心一下就上來了,平常不是學習就是練武,換個玩法也挺有趣的。
元子攸哪會擺弄這些,他也是十歲的人了,以前學的全是經史子集,而且那些一團團雜亂的羊毛,也讓他不知如何下手,于是他開始觀察其它的事情。
比如旁邊的那些梳著羊毛,卻帶著畏懼和羨慕看他們這群人的小孩。
“你們是哪里人啊”元子攸聽到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在和別人說悄悄話時,明顯是洛陽口音,忍不住上前問道。
“我,我家在伊闕。”那小姑娘受驚一般,答道。
元子攸知道這地方,就在洛陽城外十數里,那里修著石窟寺。
“那你們怎么到襄陽來了”元子攸疑惑地問。
那小姑娘眼睛瞬間就紅了“我爺爺被拉去修石窟寺,沒有回來,后來,父親被征去守衛洛陽,讓爾朱榮殺死了,阿兄給洛陽送糧草,被拖去修城墻,然后就再也沒有回來,家里只剩下我阿娘和小弟
”
“然后呢”元子攸忍不住問,“后來不是洛陽沒有兵災了么,你們怎么來這里了”
“這還用問么”蕭道途幽幽道,“沒有男丁,她們孤兒寡母怎么可能守得住家里的田宅,如果不早點收拾細軟逃亡,不是死得不明不白,就是被各自拆散賣掉。”
小姑娘點點頭“伊闕離方城很近,阿娘便拿著嫁妝,帶著我和弟弟,進了去襄陽的商隊,來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