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島上的生活并不美好,物產稀薄,捕魚又看天吃飯,每年風季,大風一來,不知多少家小消失在海風之中。
于是,前些年,南國和北國都重金招募他們這些人當水手時,許多家里揭不開鍋的島民,便只能去了。
開始還擔心回不來,然后才發現,這行苦是苦,但賺也是真的賺,每年過年回家,都能給族人回大量的糧食和酒肉,甚至還能帶回書本
于是,在老帶新的誘惑下,島民們紛紛前去建康、襄陽、遼東等地當水手,雖然有許多人葬身大海,但這對他們來說不是什么大事,畢竟小船捕魚,也時常會傾沒于海中,能出一把子力氣賺到足夠的錢,養活老小,讓他們生活無憂,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
可如今,他們已經不愿意再繼續下去了。
“咱們這些家族,都是海上好手,能去瀛州,能下南海,可去夷島,缺的不過是幾條大船,”一名越人神色發狠,“那大船昂貴,咱們干上二十年都買不起,總不能子子孫孫都當水手,咱得有自己的船”
“不錯,水手看著能賺些錢,但大頭都讓那些船主吃了,冰啊,北方河上到處都是的大冰,他們拿來換糧食咱們拼死拼活拿來的海魚,居然就和這些冰一個價”
“這冰已經降價了,你說的是以前的價。”
“降多少那也是無本買賣”
“好了好了”那名首領深吸了一口氣,“這次,咱們一定要說服那位尚書,給咱們一個機會,為此,咱們才聚集在一起的,不是么”
眾人眼神瞬間堅定起來。
他們這些島民,世代生活在島上,但島上畢竟土地有限,當一個島上的人達到上限,多余的人,便只能出海,尋找新的海島,所以,他們遍布南洋諸島,各家各族,也都有族人去向的海圖,是他們的不傳之秘。
這次,他們聚集起來,匯聚了各自的海圖,準備用這海圖,與南國交易,換得大海船之余
,也能讓他們得到一些稅收上的特權。
蕭衍收到島越的示好時,對這消息毫無興趣,他并不喜歡海外之事,畢竟朝廷的手再長,也管不到海上。
而且東海諸島,最多不過一千戶,這點人口,還不如一個普通的郡縣,有什么資格來見他這南朝的尚書令呢
不過想到海上的事情,素來是陛下關注的,蕭衍便多管了一手,將他們交給歷陽書院的祖暅,讓他們自己處理。
祖暅知道輕重,便又很快去信給襄陽,讓主上定奪。
襄陽城中,蕭君澤蕭君澤沒想到自己的領土上還有這樣的人才,非常高興,但他如今也分不出手處理這海上之事,于是,在思考之后,便直接讓祖暅給他們三艘千料大船的錢,讓他們自己改進,處理新船,同時允許他們補習海上星象,學習星軌的用法。
寫完信后,他又感覺還有些不夠。
于是,他又找來崔曜。
“什么,設立海外司”崔曜遲疑道,“這,是個什么官署”
蕭君澤道“掌管海上事務,發布任務,每年發現新航道,發現新物種,都可以拿來領獎,改進新的船舶,設立新的通商口岸,管理海船,辦理保險”
崔曜聽得頭暈,不由道“那,這些事,由誰來主管”
蕭君澤沉默數息,腦子里轉來轉去,終于幽幽道“我來吧,這事很重要,等我找到合適的人,再換新人。”
雖然一時半會開不了大航海,但將南海變成自家內海后,依托南海的香料、油料、糖等物的供應,航海技術最多一百年,就能把天賦樹點到橫穿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