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君澤看他如此看得開,皺眉道“行了,你還沒死,交代什么后事,說不定還能再撐上些時日呢。”
謝瀾看他不喜提這事,便換了話題,說起了他不在時,南朝如今的商貿與莊園主們的爭端。
自從紡機大規模裝備后,南朝權貴們當然沒有放過這樣的賺錢機會,但隨后發現,因為織機太多,麻布價賤,許多用重金購來機器的工坊反而賠得厲害。
南國各地,士族權貴莊園是稅賦大頭,他們的莊園里小鐵坊、織機、繡娘等等,都因為各地的大坊而虧損嚴重,很多的工匠私逃,他們基本只能靠著種植桑麻來維持生活,加上南國這些年奢侈成風,越來越入不敷出。
“這些年來,東吳舊地、江州、越州、廣州,都有大量的莊園破產出手,”謝瀾對這些十分清楚,“太湖之地還好,莊園兼并十分容易,但會稽、江州卻是在閩越丘陵群山中,山林田地破碎,那些莊園便極難出手”
他講了這些年因為廉價布、農具、油、糖的大量沖擊,莊園經濟難以維持,大量原本屬于士族的奴仆不得不自謀生路,一部分人跟著船隊出海,試圖在海外開墾,但南洋天氣惡劣,許多去的人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奴仆價格又上漲。
總得來說,基本就是破產莊園主們想把奴仆出售給海外開墾的大商們,但這些奴仆可不是死人,時常為了不出海,而反抗主子,于是江州、廣越之地的奴變越來越厲害,惹得東吳舊地的士族們為了安撫奴仆,也不敢克扣太過。
南朝如今的局面,看似平靜,其實是在一個巨大的火藥桶上,奴仆與莊園主們的矛盾,幾乎已經要到了實質化的地步。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沒有主人的平民們,現在的生活居然比他們這些有主子的奴仆更好了
原本,因為南朝的盤剝,沒有主家的保護,普通自耕農幾乎要承擔遠高于莊園奴仆的稅賦,而奴仆們,雖然沒有自由,但有主家庇護,生活得要更好。
可是這些年,南朝沒有戰亂,商貿繁華,許多庶民一開始時,因為廉價布還艱難過一番,可到后來,沒有農具和鹽鐵的煩惱后,他們能靠著養殖畜生、種桑植麻,將收入增加起來。
而所以有收入甚至自己都屬于莊園主的奴仆們,卻是做不到這一點。
于是,這些年,從蜀中到東吳,到處都是奴變,蕭衍為此不得不和那些世家貴族商議,將事情轉變過來。
“你是說,蕭衍希望諸家放奴,把土地換成租賃”蕭君澤聽了這話,不由想笑。
謝瀾點頭“只不過,士族們,都沒有同意這個計劃。”
蕭君澤道“當然不會同意,士族們的部曲、莊園的經營、出門的排場,都是靠奴仆們支持起來
的,蕭衍一句釋放說得輕易,卻是在斷士族們的根基,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如今南朝的奴變雖然多,但放在整個朝廷里看來,也就是一個郡里有那么一兩波,且還會很快被鎮壓下去,對于整個南朝的權貴來說,還差得遠。
想要弄出更大規模的反抗,還需要時間來積蓄不滿,所以蕭君澤這些年從來沒在南國提廢除奴籍的事情。
很簡單的道理,在沒能給奴隸足夠的出路之前,就算廢除了奴籍,為了生活,他們還是會去當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