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必定要轉投襄陽的,到時必然也能領一軍,真讓打散了,到哪哭去
這事情說好了,后邊便是一些出海之類的小事。
幾人還商量著,真的襄陽打過來時,大量士族必受驚嚇南渡,還要準備好車船,避免擁擠踩踏。
還有將來天下一統,朝廷新的官員需要從哪邊選拔,他們又要如何再繼續幫陛下效力等等。
等這些細節說完,天色已是黃昏,蕭君澤留下蕭衍,讓他寫完名單就走。
蕭衍博聞強記,對自家喜歡的學生屬下早就牢記,于是很快寫下了一長串的名字,這才心情頗好地告退。
蕭君澤拿起名單,輕嘖了一聲“果然,是金子,哪里都在發光。”
陳慶之、蘭欽、王僧辯這些可都是歷史上十分有名的人物呢,有些甚至是網廟十哲,屬于是在后世歷史圈封神存在了。
這些人物要過自己考卷,還真是有趣味。
蕭君澤決定為難一下他們,出三分之一的常規考題來測量下他們的成績,再出三分之二的刁鉆題目,來搞一下這些年輕人的心態。
那必然是很有趣的事呢
很快,歷陽書院開始進行場交換生的比賽考試。
一時間,整個書院都震動了,歷陽書院和襄陽書院是如今的南北“世學”的兩大集散地,許多有識之士都在這里潛心學習之余,還組織許多的小團體,討論著世道,鉆研著未來前程。
大家都看出這門新學說的恐怖潛力,覺得它很可能在佛道儒之后,成為新的治世顯學,無數人為此殫精竭慮,想要從中著書立傳,成為這門新學的第二代傳人。
但這門學說實在太龐大了,光是學明白便要漫長時間,更別說學精了,所以目前,大家都還處于鉆研階段。
所以,他們的想法是,等襄陽一統天下后,用自家的學說做為敲門磚,再考慮從此入仕。
萬萬沒想到,兩個書院居然牽扯如此之深,這要是能去襄陽拿同樣的憑書,是不是就代表他們將來前程不可限量,又或者,南朝的君主,也準備學襄陽以興家國了
光是想想,學子們心中火熱,在這次考試準備上花費了無數心力。
很快,考試開始了。
陳霸先穿著剛剛新發下來不久的校服,感覺自己有了幾分書生氣,又有些的悵然地看著考場里那些奮筆疾書
的學子,眉宇間都是掩蓋不住的羨慕,他雖然自學了許久,但積累不足,祖先生也不建議他去參考,還抱怨著卷子,說什么“傷害學生心神”“萬一厭學”“非是正道”之類的讓人聽不懂的話。
很快,陳霸先便發現考場中的學子們從一開始的信心滿滿,到后來眉頭緊蹙,再到后來的滿頭大汗,甚至于神情猙獰、目露絕望。
甚至有考生在尖叫出聲,怒撕考卷,然后痛哭崩潰,在同學們兔死狐悲的目光中被考官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