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的主旨就是以五戒十善為中心,勸人向善,輔助了一些蘊含著大道理的小故事,小故事會隨著佛經的流傳而越來越多,因為人人都可成故事。
五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十善: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語、不拍馬、不貪婪、不惱怒、不背離佛法。
佛經中,金明山乃是金烏化身,為佛祖。
金烏也就是太陽,太陽代表了世界的光明正義,金明山本身就是真理的本質。
佛祖全名大日如來佛,乃是絕對真理的佛身。
“你先看看這本《佛經》,有不懂之處,可以問我。”金明山拿出了自己編寫的《佛經》。
金如玉接過《佛經》,剛開始還只是抱著好奇的心態去看,接過卻愈發的驚訝起來,到后來整個人都陷了進去。
有人說佛教的魅力有三,其一:在于對世間人生的集中關注、深入剖析。
其二:在于立論的痛快和透徹。
其三:在于切實的參與規則。
世間的人幾乎人人都心存迷惘,這三點東西,就是迷惘之人的最為需要的東西。
“凡所有相,皆是虛幻......”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金明山意外的發現,金如玉的佛性竟然很不錯,第一次看金明山編寫的大雜燴《佛經》竟然也漸入佳境。
金明山又拿出了一尊金燦燦的佛像,其上的面貌依稀可以看出是金明山前世的面貌,只不過金明山做了一些加工,看起來更像是是一尊‘佛祖’。
“看樣子你是同意了去宣揚佛法了,這個你拿著,這上邊留有我的佛力。”金明山道。
這尊金佛里邊還包裹了一尊玉佛,玉能夠儲存妖力,金明山在其中儲存了一部分妖力,算是和這尊自己的佛像建立一層聯系。
金如玉回過神來,目光堅定的看向金明山:“佛祖,我必將完成宣揚佛法,解救眾生這項任務!”
金明山拍了拍金如玉的肩膀:“好!我這就替你完成剃度!”
金明山卷起妖力瞬間將金如玉的長發剃下,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金色袈裟和佛珠,交給金如玉。
“從今天起你金蟬子就是我佛門第一弟子,只要你保持佛心,相信你能夠將佛門發揚光大!普天之下!莫非佛土!”
金洪普廣宗,道慶同玄祖。
清凈真如海,湛寂淳貞素。
這是金明山定下的二十字詩,法裔輩分,順序高低,以命法名。
“金字輩弟子合該有九之數,你弘揚佛法的第一步,得先去尋找你的八名師弟。”金明山開口道。
“記得,佛法無量,你需要窮盡一生的力量去體會它。”金明山又道。
“佛祖,弟子明白了。”穿上袈裟的金如玉,不,金蟬子行了一個有些別扭,但真誠無比的佛理。
金明山眼神里愈發透露出贊許,佛門,或許真的能夠在金蟬子的努力下被弘揚廣大。
穿著袈裟的金蟬子走出了院落。
第一步,自然是就近在羅州郡城內宣揚佛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