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荷從公寓搬回別墅,與傅琛開始新的生活。
經過這么一番,兩個人對婚姻與自我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重新住一起,竟然有種新婚的感覺,相處起來非常甜蜜,傅琛時不時制造一些小浪漫,可以說是蜜里調油。
但生活不會完全一帆風順,只要相處,一定會有摩擦。
那天吃飯的時候,何青荷跟傅琛提了一件事“之前錄綜藝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跟節目組有協議,不接商務”
其他嘉賓都有商務活動,只有他們既沒拍過廣告,又沒參加過商演。
傅琛夾了一筷子菜,說“是的,我們的合同里寫清楚了,拒絕一切商務。”他看向何青荷,問,“怎么了”
何青荷笑了笑,說“是這樣的,劉絮問我,可不可以破例一次,給一家雜志拍一組封面照片。”
現在綜藝剛剛收官,嘉賓們的熱度還在,許多企業與平臺想跟他們合作,這種想法也無可厚非。
傅琛聽了,沒有說話。
何青荷見傅琛的臉色不對勁,連忙說,“不是我一個人,對方希望我們一起,拍合照。”
傅琛給了一個斬釘截鐵的答案“拒絕。”
他放下筷子,說“既然在合同里寫好了,就不要去打破,如果開了先河,后續的干擾會源源不絕。”
何青荷知道,傅琛是不想被人打擾才在合同里附加了那些條款。
最開始的時候,傅琛非常注重他們的隱私,后來隨著綜藝的播出,兩個人的身份暴露,他也漸漸放開了,變得隨心所欲,敢于在公眾面前暴露自己。
但這不等于他同意別人入侵他的生活,即使綜藝再火,他也沒暴露過自己的住址,也不想把個人時間花費在與綜藝有關的商務活動上。
何青荷知道傅琛說的都有道理,而且傅琛從來不說廢話,拒絕就是拒絕,便沒再提這件事,轉頭跟劉絮說了一下,劉絮表示,是她唐突了,也不再提。
本來何青荷以為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后來有一天,何青荷突然收到了一封郵件,郵件措辭非常正式,說自己是何青荷的校友,詢問何青荷還記不記得他,跟何青荷套了一番近乎,接著問可不可以跟何青荷取得聯系。
何青荷還真記得這么一個校友,是他在國外念書時的學弟,當時他沉迷于游艇與出海,這個學弟是中國人,同樣喜歡這些,兩個人交流過經驗,還曾經約著一起海釣過。
只可惜后來何青荷回國,他們就失聯了。
許久沒有聯系的人,找上門來,肯定不是單純為了敘舊,何青荷明白這個道理,依舊忍不住回復了郵件,兩個人就這樣重新聊上了。
學弟也是一個耐心的人,跟何青荷聊過幾次,維系住感情以后,才說出他的意圖,他說他在國內做生意,名下有一家商業雜志,他知道眼下何青荷是綜藝界的紅人,可不可邀請何學長與傅總一起為雜志封面拍一組照片。
何青荷這才恍然大
悟“原來找劉絮的人是你啊。”
學弟不好意思地說“我本來覺得沒臉面直接找你,于是去找了劉制片,她也很為難,說你一定會拒絕,我讓她試試,果然沒有成功,我只能自己上場了。”
他非常坦誠“我知道這是在利用我們之間的交情,但我真的非常希望你能幫幫我,我們的雜志定位完美符合你們的形象,不會拉低你們的格調,我希望你能考慮一下。”
這個社會是人情社會,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哪能一點情面都不講。
何青荷對這個學弟印象好,覺得這個忙也不是不能幫,參加過綜藝以后,他現在對拍攝照片也沒有太大的排斥,但傅琛那邊是個問題。
他只能對學弟說“我無法一個人做決定,我得回去跟傅琛商量。”
學弟打趣道“傅總對你那么好,肯定什么都聽你的。”
何青荷只是笑笑,沒有多說。
傅琛是個非常有原則的人,結果還不好說。
何青荷思考了一下,依舊選擇再次跟傅琛商量。
他特意沒有在晚上安排工作,正點回家,跟傅琛一起坐在餐桌邊上吃飯。
何青荷見晚餐的氣氛不錯,傅琛的情緒也很正常,再次在吃飯的時候把那件事拿出來說。
他剛開口“之前我提過,有一家雜志想邀請我們拍封面”
他還沒來得及繼續講情況,就被傅琛打斷。
傅琛板著臉,說“我早就想說,你的那個朋友真的很沒有分寸感。”
何青荷一愣“什么”
傅琛說“之前去綜藝的時候也是這樣,你明明拒絕過,她偏偏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來找你,找你還不夠,還要到我面前來。”
何青荷慢了半拍才明白他在說劉絮,怎么現在開始扯綜藝還沒開播前的事了。
何青荷說“她找你,你不是同意了嗎,我以為你想參加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