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嘴嬸“我說幾句話怎么就成造黃謠了”
“嬸子,您慣于把螞蟻說成大象,在胡同里嚼舌根,大家伙都不當真。但是萬一被不了解小慧的外人聽見,您讓她以后怎么工作,怎么嫁人”狄思科刻意板起臉說,“您剛才不是要去派出所報警么,我陪您一起去,順便問問誹謗罪怎么判。”
快嘴嬸臉上青白交加,正想反駁兩句,卻被婆婆死死攥住了手腕。
“門口過輛糞車你都要出來嘗嘗咸淡這都幾點了,趕緊回家做飯去”
快嘴嬸被婆婆領回去了。
因著方才這一出,胡同里的街坊又聊起了這兩家的八卦。
大家住在一個院兒里幾十年,別看他們今天鬧得兇,其實兩家的孩子關系還不錯。
狄思科跟快嘴嬸的小兒子鄭楷是十多年的同學。
鄭楷打小兒勤奮老實,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狄思科卻是出了名的淘氣包,每次被老師叫家長,總有他一個。上中學以前,花在電影和雜書上的時間,比課本還多。
不過,后來老狄意外沒了,狄家兄弟幾個一合計,決定全力供最小的三個弟妹讀書。
供出一個有出息的,親媽后半輩子就能挺直腰桿兒了。
讓所有人意外的是,三人中最會讀書的,不是刻苦上進的老四,也不是機靈漂亮的小六,反而是小時候最淘的老五。
高三的時候,狄思科的成績已經能排進班級上游了。
奈何兩家家長的文化水平實在不高,填報志愿時,面對那些陌生的院校名稱,全都兩眼一抹黑。
快嘴嬸當時給兒子支了一個歪招兒照抄同班葛磊的志愿。
大家平時成績差不多,葛磊他爸還是個處長,照著抄準沒錯
沒想到,狄思科也是個不走尋常路的,與她想到一塊兒去了。
于是,鄭楷抄葛磊的,狄思科抄鄭楷的,三個高考生報了同樣的志愿。
最終,葛磊和狄思科被對外貿易學院錄取,快嘴嬸的兒子被農校收走,也算皆大歡喜。
然而,誰能料到世界變化會這般快呢
填志愿時還叫對外貿易學院的學校,剛一開學就改叫經貿大學了。
次年高考,由于外貿正處于改革開放的前沿,屬于當年的熱門專業,錄取線也像坐了火箭似的直線飆升,甚至比北大還高出了八十分。
因為這八十分,郭美鳳逢人便吹她家老五是未來國家干部,外貿精英,要為國家賺刀樂兒。
街坊們肯給面子,知道她獨自拉扯孩子不容易,經常順著她的話夸贊狄思科是大知識分籽兒。
對比還在農村試驗站種紅果的兒子,快嘴嬸當然不痛快了
這兩年算是恨上了當年橫插一杠子,照抄他兒子高考志愿的狄思科。
不過,這小子經常不著家,即便編排也沒多少素材。這才將火力集中在最愛顯擺兒子的郭美鳳身上。
而剛從醫院回來的郭美鳳,聽說了下午發生的事情,已經氣炸了
抄起墻上的紅纓槍,就要去找快嘴嬸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