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是不相信,我就當著大舅的面,給您立個字據”狄思科攤手,“掃墓又不是什么麻煩事,每年去幾次都是有數的,我騙您干嘛啊”
姥姥卻固執地說“這種事憑良心,立字據有什么用你以后是大干部,姥姥還是相信你的。”
既然事情圓滿解決了,那就散了吧
郭美鳳尋思,難得一家人聚在一起,可以吃個團圓飯。
對面的親爹卻從背來的破布口袋里,掏出來一個木頭匣子。
交給狄思科。
“這是當年你小姨留下的,既然以后由你負責給她供奉香火,這東西就歸你了”
狄思科接過來將匣子打開,里面躺著兩張折疊好的泛黃紙張。
展開一瞧,竟然是兩張房契
更確切地說,這是兩張“不動產房屋權利移轉草契”,也就是一方將房子轉給另一方的證明。
現業主姓名寫的是小姨的名字,原業主姓王,因著紙張年頭太久,名字已經淡得看不太清了。
立契人、關系人、產鄰、中證人、代筆,均有簽字。
總之,是兩張非常正規的早期房契。
郭美鳳一瞧這兩張房契,臉色頓時就變了。
他們家往上數八輩都沒出過富人,這兩座房子絕不會是妹妹自己買的。
十有是那個人送的
時間往前數二十年,跟那種大資本家扯上關系,要是被人發現了,他們家就甭想過安生日子了。
她爸媽竟然敢把這種東西保存二十年
狄思科慌忙把匣子推回給姥爺。
無功不受祿,他什么都沒做過,憑什么拿人家兩套房啊
再說,若是他占了這兩套房的便宜,讓舅舅和幾個哥哥怎么想
這不利于內部團結嘛
大舅接收到父親的眼神示意后,解釋說“這房契的事,我跟你們二舅早就知道,你放心收著吧。其實這房子未必能要得回來了,你也不要抱太大希望”
姥姥瞪一眼沒用的兒子,“你要不回來是你沒本事,小五可未必要不回來小五,這房契你盡管拿著,如果能要回來,你以后就專心念書,別再出去拋頭露面弄些下九流的東西。萬一要不回來,就當是留個念想吧”
那會兒國家對私有房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房主自住一部分,國家經租一部分空置房屋。
那兩套房子曾是大資本家的產業,資本家離開后長期空置,自然就由國家接手了。
二十多年過去,早不知被經租了多少回。
前幾年,北京開始大規模落實私房政策,將原本有主的私房退回給業主。
但是老兩口害怕大浪會卷土重來,始終不敢讓房契露面。
要不是狄思科有書不好好念,非得走彎路去唱歌賺錢,他們也不會下定決心將這兩張房契拿出來。
老兩口離開時,還是將房契留了下來。
挨個參觀了大資本家的房契后,一家人的神色都帶著茫然和不知所措。
這是天上掉餡餅啦
二哥摸著下巴說“這兩年我也聽說了不少消息,那返還私房的手續好像還挺復雜的,有人能要回來,也有人要不回來。”
狄思科無所謂道“反正也不是咱家的,要不回來就算了。萬一要回來了,就給姥姥送回去,讓她看著分配吧。”
與許多從舊社會過來的老人一樣,他姥姥經常將大學生神化,誤以為大學生就是萬能的。
狄思科覺得老太太點名要過繼他,應該只是想讓他出面去要房子。
要是真把房子弄回來了,歸屬權還真不好說。
郭美鳳原本還在皺著眉神游,聽了他的話,當即就炸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