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后的很多年里,這件事都被人籠統地概括為“出過財務問題”,一直是她被人詬病的黑歷史。
“我們多賺二十塊又不能多長塊肉,”狄思科怕她意氣用事,苦口婆心道,“萬一被單位知道你給演員拉私活兒,吃虧的還是你自己。”
于童意外于狄二狗會跟她推心置腹地說出這番話。
她笑著應了一聲,就打發這傻小子上聲樂課去了。
其實,新店開業,一般都會多請幾個演員撐場子。
但是并不是所有演員都能被留下成為駐唱歌手。
所以為了安撫演員,她從不對第一次試唱抽成,沒必要為了那仨瓜倆棗跟演員計較,只當是給大家的辛苦費了。
不過,狄二狗這小子既然能替她著想,她也就承下了這份人情。
旅游服務部新開的這家歌舞廳名叫“今夜歌舞廳”,因著是官方開辦的,又被大家取名為“國有歌舞廳”。
正式開業這天,光是各單位送來的慶賀花籃,就從二樓一路擺到了門口,延伸出去半條街。
為了適應新的演出場地,狄思科幾人都在開業前去歌舞廳里簡單彩排過。
試用了他們的演出設備和樂隊后,即便是老黃這種眼高于頂的專業人士,也發自內心地暗呼牛逼。
而且今夜歌舞廳的經理是從旅游服務部派下來的,多年來一直從事貿易工作,有很豐富的實踐經驗。
副經理是個五十年代的大學生,據說還兼任著某個音樂研究會的秘書長。
藝術總監和顧問,也是從音樂學院請到的副院長和講師。
憑著這樣的硬件和軟件實力,放眼全市的歌舞廳,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想要稱霸京城娛樂界的野心簡直昭然若揭。
估計也只有特區那邊的娛樂場所,能與它一較高下了。
不知經理與于童是怎么認識的,對她帶來的這幾個演員非常客氣。
一邊與他們握手,一邊道著辛苦,拜托大家一定要幫他打響這第一炮。
狄思科聽聞第一天的演出門票竟然賣了近六百張,不由在心里暗暗咋舌。
一張門票五塊錢,光是賣門票,一晚上就有三千塊的進賬,這可真是大手筆。
他現在已經不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了。
門票賣的多,意味著來消遣的客人多,客人越多越是魚龍混雜,對演出的歌手來說,壓力也就越大。
他要是在人家開業的場子上唱砸了,很有可能會被轟下臺。
因著不是駐唱歌手,也沒什么固定演出時間,他跟老黃的場次被排在了一起。
先由他出場演唱惱人的秋風和跳舞街,當氣氛被炒起來,舞池里擠滿了跳著搖擺舞的青年后,老黃找準時機登場,與他合唱一首最近新練習的英文歌巴比倫河。
兩人的嗓音一個渾厚有力,一個磁性動人,相互配合著,呈現出了一場炸場型的表演。
一鼓作氣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一曲終了,狄思科與樂隊成員依次握手表示感謝后,就打算謝幕下臺,將舞臺留給老黃。
然而,他剛踩上臺階,眼前便驟然一暗。
音響里的音樂,旋轉著的燈球,不停變換顏色的炫彩燈帶全部戛然而止。
所有光源都瞬間熄滅了,整個歌舞廳暗如潑墨。
客人們先是被這黑暗嚇得突然安靜,緊接著便反彈出能透人耳膜的尖叫和口哨聲。
因著室內太黑,狄思科便站在原地不敢動地方。
客人加上工作人員,足有幾百人,萬一弄出踩踏事故,那可是能要人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