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八號,林雙順來我家提過合伙的話題,我聽說他那個眼鏡片是在私人小作坊里加工的,就勸我二哥打消跟他合作的念頭。劣質鏡片對視力的損傷很大,我家雖不富裕,卻不會賺這種昧良心的錢。我二哥當時也答應了。”
“你們兄弟間私下說的話,不能作為證詞。”年輕民警搖頭。
“那庫管員是林雙順的人,他的話就能作為證詞了”
年輕民警耐心有限,擺手說“我們有自己的辦案流程,不會冤枉了好人,也不會放過壞人。同志,您要是沒有其他線索要,就先回去等消息吧。事情查清楚后,我們會馬上放人的。”
狄思科向身后招招手,將等在門口的小六喊了過來。
“同志,這是我妹妹,自從我二哥開始去勁松進貨,她都跟在我二哥身邊負責記賬。”
只是最近要開學了,狄思科讓她復習外語,爭取以后飛國際航線,所以這次她就留在家里學習,沒跟著二哥一起進貨。
狄思慧將她記賬用的賬本交給那個老民警。
“二哥每次進貨,我都做了記錄,上面有鏡架款式、顏色、數量和批發價。”狄思慧在某一頁的最底部點了點,“這后面有庫管員的簽名。”
老民警皺眉翻看那本賬冊。
按照這上面的記錄,狄思強從八月份開始,從林雙順那里進過兩次貨。
每次拿貨量都很大,款式有十幾種,但都是單價比較低廉的便宜鏡架。
這本賬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
而且也不排除,他家人聽說狄思強被關押后,臨時制作一本假賬的可能。
狄思科等他看完了賬本,才說“要是林雙順那邊有出庫記錄,您可以拿去對照一下。另外,不知我二哥錄口供的時候,是否跟您提過,他只從林雙順這里拿鏡架,鏡片是從其他渠道購買的”
老民警搖搖頭,他們關注的重點一直在那批走私鏡架上,這個倒是沒提過。
“我二哥雖然長得五大三粗,但他這人心軟講義氣,否則也不會想著用分銷眼鏡的辦法,為那些沒工作的朋友找個營生了。”狄思科開始往二哥臉上貼金。
“他聽說小作坊里生產的眼鏡片不合格,全然不顧屈光率、折射度、化學穩定性能這些關鍵參數,就打消了從那村子里購買眼鏡片的想法。另外找關系,聯系到了一家中等規模的國營眼鏡廠。”
老民警問“您說的
眼鏡廠叫什么名字具體地址在哪兒”
dquo”
狄思科搖頭說,“那是他自己找的門路。國營眼鏡廠的鏡片質量好,但價格高,而且鏡架的款式太陳舊了,消費者不買賬。所以我二哥都是從勁松那邊批發南方的眼鏡架,送去國營眼鏡廠加工組裝鏡片的。”
狄思慧焦急地插話說“警察叔叔,我二哥不可能買那些走私眼鏡架走私鏡架上面有商標,比國產鏡架賣得貴。他在國營廠購買鏡片的價格比小作坊高一倍,再配上很貴的眼鏡架,一副眼鏡的成本太高了,在大街上根本就賣不出去。有這個錢,人家都去商店買了。”
老民警手心下壓,提醒她冷靜,思忖著說“對于你剛才介紹的情況,我們會去核實的。不過,沒有購買走私鏡架,不代表他就沒問題了。那林雙順倉庫里的眼鏡架,都是劣質商品,消費者買回去戴不了幾天就壞了。”
見他松了口,狄思科忙說“您可以跟那國營廠聯系一下,我二哥送去了多少眼鏡架,鏡架是什么規格的,他們肯定都有記錄。雙方既然要長期合作,應該也會保存一些樣品。”
甭管是什么罪名,只要不是走私罪就成,他二哥沒往眼鏡上貼商標,算不上售假,頂多算是產品質量不過關。
至于他那些兄弟拿去分銷的時候,有沒有往上面貼商標,那就不是他們能控制的了。
民警同志見他們說得信誓旦旦,而且狄思科的身份還是大學生,可信度比狄思強高多了,便拿著他們的證據去核實了。
狄思科等人在派出所等待調查結果,一直等到快九點,才看到二哥被民警同志帶了出來。
“我們暫時排除了狄思強的走私嫌疑,但是他批發售賣劣質商品卻是事實。”老民警在狄思強肩上拍了拍說,“做生意找合伙人很關鍵,林雙順那邊全是劣質貨,你跟這樣的人合作,能有什么好結果”
狄思強只覺自己挺冤枉,跟他們說也說不通。
勁松那邊是全市最大的眼鏡幫,要買便宜眼鏡就得去那邊,而且幾乎所有批發商的貨源和質量都差不多。
林雙順跟大哥是同學,跟他也算是朋友,他在林雙順那里可以先提貨后付款。
他都提過兩次貨了,至今還沒給人家林雙順付過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