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思科的思路,對歌手和出版社來說,算是雙贏的辦法。
如今的正版錄音帶,國產盒帶售價五塊錢左右,進口盒帶高達八到十塊。
如果能跟出版社達成分成協議,哪怕每盒錄音帶只能提五分錢呢,多賣十萬張,也有五千塊的分成收入了。
狄思科的想法挺好,但有點書生意氣,實際操作起來有難度。
“錄音帶的發行數量由出版社說了算,他發行了五十萬張,卻告訴咱們只發了二十萬,你能拿他怎么辦”于童聳聳肩說,“工廠都是他們的,每天從工廠走貨多少,只有人家內部知道。咱不能跑去工廠和經銷部門口盯梢,又沒正經單位能監管他們,所以一口價是目前最劃算的。”
而且他們都是音像出版業的新人,即便是獲得了很多獎項的老黃,在業內人士看來,也是資歷尚淺。
新人沒有與出版社提條件的資格。
音像出版社和唱片公司幾乎全是國企,與歌手簽訂的出版發行合同都是制式的。
狄思科和老黃還沒有讓人家為他們專門修改合同的面子。
于童覺得自己手下的所有女演員加到一塊兒,都沒有這倆男演員讓她操心。
老黃是個事兒精,小狄太有主意,兩人組合到一起,威力也是雙倍的。
不過,對于給他倆灌錄音帶的事,于童還真挺上心。
當天回家后,她就找上了白主任。
“奶,您手頭有沒有現成的曲子啊”于童殷勤地給白主任捏肩。
“你要干嘛”
“我想給黃煒和小狄出錄音帶,一張錄音帶正反兩面得有十七八首歌,不能讓他們全都翻唱別人的歌吧”
這個話題可真是正正好踩在了白主任的神經上。
白主任譏誚道“你們的流行音樂,不是流行扒帶子嗎你還是讓他們扒帶子去吧”
“扒帶子是因為沒有原創曲目,有您這位大作曲家在,我們哪用得著扒帶子啊”
所謂扒帶子,就是翻唱。
港臺的扒國外的,內地的扒港臺的。只要是有些名氣的歌曲,都可以被重新配器,找人翻唱。
白主任見她態度還算端正,問“他們要出什么風格的錄音帶”
“跟市面上的大多數錄音帶差不多,就通俗音樂唄。”
按照于童的想法,他倆的第一張錄音帶,不用弄得太標新立異,翻唱些流行歌,再加一兩首原創新歌,也就可以了。
一旦這張錄音帶發行,即使只有兩首新歌,也會很快被別人“扒帶子”。
音像市場就這樣,剛上市的新歌,立馬就會被人翻唱。
這也算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后遺癥了,頭二十年,像白主任這樣的作曲家,創作出來的歌曲都是公有的,并不存在私人所有的概念。
所以市面上翻唱抄襲成風,也沒什么人覺得不對,大家都互相抄。
正因如
此,
她并不想給這對新人組合投入太多。
給多了都便宜別人了。
白主任聽說他們要唱通俗歌曲,
便沒了精神,“你找別人去吧,我寫的歌都老掉牙了,流行不起來。”
她的存稿都是革命歌曲和群眾歌曲。
“怎么流行不起來呢您之前寫的送你一束玫瑰,不是挺好嘛,還得獎了”
白主任只覺那首歌是她的黑歷史,別人每提起一次,她就難受一次。
原本想貼近年輕人的風格,做一次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