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他們說了,盡量趕在中秋節的時候開演唱會。”
中秋的氣溫適中,服裝造型上可以有更多選擇。
而且國人在節日期間舍得消費,中秋節開演唱會能帶動一波門票銷售。
距離中秋只剩不到四個月,這期間還要加大對方菲在內地的宣傳,盡量提高她的知名度。
時間相當緊張。
方菲的經紀公司應該不會拖太久。
然而,于童回到單位以后,最先等來的不是方菲的合作消息,而是緊跟著她的腳步趕回北京的江珊。
“于童,這次要跟方菲合作的單位非常多,”江珊進入于童的辦公室就開門見山地說,“既然咱們都看好這個項目,不如索性合作一把,一起爭取一下”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該做的咱們已經做了,也盡力爭取了。”于童義正言辭地說了一通廢話,“合作就算了吧,這事能不能成,全靠天意。”
她才不想跟別人合作。
要做,就把一整個蛋糕吃下,否則就不做。
這個演唱會跟普通的走穴演出完全不是一個性質,并不只是聯系演出場地和演員就行的。
改革開放十來年了,沒有任何一個港臺明星在內地開過演唱會。
不是他們不想開辟內地市場,而是演出批文不好弄。
只要弄到了批文,剩下的演唱會準備工作,隨便找個有些經驗的歌舞團后勤都能做。
今年的環境有所松動,但也不是輕易能從文化局拿到批文的。
她必然要為此動用好多老關系。
江珊既然要合作,那么至少要分走兩成的利潤。
可是,她打點了那么多人情關系,做了最難的工作,憑什么要給別人分一杯羹
江珊沒料到于童竟然拒絕得如此干脆。
弄到了這么大的項目,于童八成是要擺脫歌舞團,出去單干的。
獨木不成林,她主動遞出橄欖枝,大家一起把這個演唱會辦起來,不比她一個人單打獨斗強
“你不再考慮一下了我聽說方菲經紀公司那邊還沒有確定最終的合作人選,”江珊繼續勸道,“咱倆合作,總好過便宜了別人。”
面對于童的這副傲慢樣子,江珊也有點憋氣。
要不是她突然橫叉一腳,又派了狄二狗在餐廳門口堵著她。
或許她早就拿下這個項目了
她原還想讓傅四海再幫忙爭取一下。
但是,傅四海見了于童就跟老鼠見了貓似的,得知于童也在爭取這個項目,居然溜得比兔子還快
指望不上傅四海,她又眼饞這六十萬,就只好跑來找于童。
按照她的經驗,六十萬的預算里,至少能到手十萬。
于童跑批文出力多,拿個七八萬。
她負責演唱會的準備事宜,到手兩三萬也知足了。
江珊當了這么久的穴頭,
所有提成加起來也沒能上萬。
“珊姐,
咱倆是一個單位的,在對方眼里,一加一還是等于一,起不到大于二的作用。”于童婉拒道,“還是隨緣吧,一切看天意。”
看個屁的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