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入職部委以后,狄思科就絕了再出錄音帶的心思。
他現在的經濟沒那么拮據了,每月有固定工資和房租,實在沒必要為了出版錄音帶,而成為單位里的異類。
據他所知,除他以外,他們單位再沒其他干部出過錄音帶。
他連該找誰報備,該走哪些流程都搞不清楚。
但是,那家唱片公司跟團委聯系時,態度特別誠懇。
人家說了,他們做過市場調研。
狄思科的那張青歌賽專輯帶,在各大書店的銷量是最高的。
也就是說,這張磁帶的主要受眾是知識分子和學生群體。
而他專輯帶里有一半的曲目是外語歌曲。
時下的音像出版單位,基本不會引進最新的外國流行音樂。
好多人聽的還是五六十年代的外國老歌。
想聽新歌,就只能聽內地歌手翻唱的。
但是,翻唱過外語歌的人有不少,能唱得原汁原味的卻沒幾個。
狄思科的外語歌水平經過青歌賽評委和電視觀眾檢驗,又是部委的專業英語翻譯,他那張專輯帶一經發行,四海八荒的外語歌愛好者們全都聞風而動了。
然而,這里面只有一半是外語歌,對于嗷嗷待哺的聽眾們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所以唱片公司將電話打到了經貿部,想請狄思科同志錄制一張全英文的專輯帶。
用以滿足英文歌愛好者,英語專業師生,以及自學外語人士的學習需求。
人家把這張錄音帶拔高到了助益外語學習的高度,讓接到詢問電話的團委干部不知如何是好。
電話內容被報給領導以后,領導覺得出版錄音帶倒是沒什么,但得先問問狄思科本人的意見。
狄思科本人沒什么意見,能出新錄音帶當然好。
可是,他覺得那位唱片公司代表的態度實在是好過頭了。
去年這個時候,于童為了給他和老黃出一張合唱專輯,還在到處求人。
今年就有唱片公司主動找上門合作了
而且還擺事實講道理,極力游說單位領導。
這也太好了吧
有了問鼎流行音樂排行榜的經驗,狄思科這回多了一個心眼。
下班以后,便騎著摩托車沖去了于童的皮包公司。
他得問問這所謂的全英文歌專輯帶,是否又是于經理的手筆。
“是啊。”于童承認得相當干脆。
“”狄思科被她這理直氣壯的口氣弄不會了,隔了幾秒才問,“你怎么不提前跟我打聲招呼啊”
“要是跟你打了招呼,你就有了心理準備。等領導問到的時候,你還能作出最自然的驚訝表情嗎萬一被領導誤會你對工作三心二意怎么辦”
為了那份翻譯工作,狄二狗恨不得長在辦公室里,這個月還在單位通宵加班了兩天。
他都這么努力了,
要是被領導誤會工作態度有問題,
,
原地轉了一圈問“怎么突然又幫我聯系唱片公司啊”
“是他們主動聯系的我。”于童被他轉得眼暈,按住椅背說,“但你現在有單位了,還是得先征得單位同意,再談具體合作細節。”
既然有錢賺,狄思科當然不想拒絕。
但是
“你還得忙方菲的演唱會,有時間管我的新錄音帶嗎要不等她演唱會結束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