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接了名片后,果然很感興趣,詢問她的文化公司是做什么業務的。
“主要做演員和演出經濟,承辦大型演出和活動策劃,”于童笑著介紹,“目前正在做的項目,是港島歌星方菲小姐的演唱會。”
“小于,方菲的演唱會是你們公司組織的呀”有位大姐將一大盆水煮魚端上桌,聞言便好奇地問,“報紙上說她演唱會的門票三個小時就賣完了,是真的嗎”
“確實。”
“真的買不到票了”大姐面露懷疑。
“嗯,售票窗口已經售罄了。”于童很有耐心地回答。
她剛才已經聽人介紹過了,這位大姐是這家飯店的老板娘,也是張海巖的親姐姐。
張大姐送完
菜就不走了,拉過一把椅子坐到于童旁邊,好奇地問“聽說她那三場演唱會,有好幾萬張票,真的都沒了”
“票肯定還有一些的。”
于童頷首說,“但是不對外出售。”
張大姐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我猜你們肯定得留著票,準備賣大價錢呢我們老家那邊開了一個錄像廳,也跟你們這個演唱會一樣。一大清早明明沒人去看,還非得說已經滿座了。惹得那些小年輕半夜就去排隊看錄像,而且票價還漲了好幾毛。”
“大姐”管歧珍出聲。
這么說可是要得罪人的。
“都是自己人,我還不能說話啦”張大姐有點怕這個當干部的弟媳婦,縮了縮脖子,又繼續說,“我也不是胡亂問的,小于要是還有票賣不掉,可以放在我店里幫她賣一賣嘛,我不要提成,到時候讓小于送我幾張門票就好啦。”
她這店里也不是第一次幫人代賣東西了。
弟弟在財政口當處長,還經常帶朋友來她店里,她這飯館是不缺客流的。
她幫別人代賣東西,能抽一份提成,對方還能盡快走貨。
這是對雙方都有利的買賣。
她問問怎么啦
見張大姐又開始不分場合地拉生意,管歧珍微不可查地蹙了蹙眉。
張海巖什么都好,就是這一大家子窮親戚,讓她招架不住。
張大姐當年為了供弟弟上學,嫁給了瘸子。
如今張海巖出人頭地了,不但把姐姐和外甥接來了城里,還給大姐開了一家川菜館子。
管歧珍不是小氣的女人,老公想回報家人,她是支持的。
但張海巖的某些決定,她卻并不認同。
就比如這次校友會聚餐地點的選擇。
留在北京發展的校友和家屬,有一半是北方人,北方人少有能吃辣的。
他為了給大姐介紹生意,非要把地點定在這個川菜館子里。
而校友會聚餐是要收份子錢的,你收了人家的錢,又不讓人家吃好,這不是擎等著被人背后嘀咕嗎
張海巖堅持將地點定在這里,她便只好提議由自家請客,以免收錢得罪人。
她這個大姑姐大字不識一斗,卻能在首都將飯館開起來,其實也是個能干的女人。
只不過,或許是成長環境所限,張大姐簡直鉆進了錢眼里,遇到有利可圖的生意就想插一腳。
完全不分場合,不看眼色。
這種人在老家做個小買賣,肯定能風生水起。
但她在北京做生意,又有張海巖經常介紹客人,她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張海巖。
這就非常不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