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戲校十位老師的生意,對于童來說,是有一定賺頭的。
但是老師們的三千塊若想回本,卻有很大難度。
時下的娛樂方式越來越豐富,電影、電視、錄音帶分走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
年輕人聽流行歌曲,跳霹靂舞,進歌廳舞廳,再不濟還能在歌舞劇團找樂子,少有人往戲院里跑。
即便真的去了戲院,一張戲票才七八毛錢,最多不超過一塊錢。
按照行業均價計算,于童要想讓這場戲曲演出回本,至少要賣出三千張門票。
如果梅先生在世,別說三千張,三萬張也賣得出去。
但是,看如今這個形勢嘛,三百張都有點懸。
“童姐,我覺得郭老師介紹的這個生意不錯啊”杜金金饒有興致地分析,“需要花錢的大頭,只有租場地和請樂隊,而且這兩項的費用肯定比方菲的便宜。三千塊的全包款,省著點花,咱們有得賺”
至于化妝啊,頭面服裝啊之類的,老師們都能自己準備。
這樣一場演出辦下來,至少能賺回這個月的辦公室房租和她那五百塊的工資了。
杜金金還挺滿意的。
她只希望童姐能多多接活做業務。
前幾個月她過得相當分裂。
一面覺得這種只拿錢不干活的日子挺爽,一面又提心吊膽,戰戰兢兢。
生怕童姐為了節省房租和員工開支,讓公司關門大吉了
于童搖搖頭說“只咱們賺錢可不成,這單生意是小狄媽媽介紹的,若是只鼓了咱們的腰包,郭老師無法跟其他同事交代。”
聽她話里的意思,老師們還想通過這次演出賺到一些收益,最起碼別賠本。
不過,像這種告別演出的戲票,基本都是贈送給親朋好友的。若想像方菲演唱會似的,靠賣門票回本,那純屬天方夜譚。
而且戲曲式微是普遍認知,現場觀眾少,自然也不會得到什么贊助商的青睞。
“現在戲曲在城里不怎么受歡迎,但在周邊區縣,尤其是農村,還是很叫座的咱們歌舞團賣門票的那個老趙,就私下聯系了一個小劇團,給他們往農村介紹生意跑演出,聽說賺得不少。”杜金金出了一個餿主意,“要不咱也讓他們在郊縣演幾場興許能回本”
于童露出一個無話可說的表情,“與其在農村的草臺子上演出,老師們可能寧可賠本吧人家想舉辦告別演出是想跟老戲迷們告別,主打的是一個情懷。”
“”
狄思科下班來找于童時,兩人還在討論舉辦演出的場地問題。
杜金金見了他,極有眼色地踩點下班,把空間留給了小情侶。
聽說郭美鳳竟然來過了,狄思科驚訝道“這老太太還真給你拉生意啦不過,戲曲演出可不好做,這次得辛苦你了”
“賺錢哪有不辛苦的”于童笑道,“郭阿姨這是給我拉來一個大生意,我一定
好好辦。”
狄思科摟上她的腰,
,
“在幾十萬的生意面前,三千塊算什么大生意啊”
于童擼著他的頭毛說“你這胃口被演唱會養大了呀三千塊都不放在眼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