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才在干部名單中千挑萬選,挑中了這位改革經驗最豐富的曾浩田。
對方上任以來的一系列動作也是符合改革程序的。
工人們實行工資計件制,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率先打破了大鍋飯制度。
臨時工冗員,干部家屬吃空餉的問題也被他完美解決了。
只不過,好景不長,日化廠改制剛有些起色,就因為產品積壓難以銷售,再次讓工人們勒緊了褲腰帶。
曾浩田一面讓業務員拓
展銷售渠道,
一面又打起了工人的主意。
廠里用不了這么多工人,
一部分沒技術、學歷低、工作效率低下的工人,就成了第一批下崗分流的人選。
工人們在廠里干了半輩子,突然讓人家下崗離開工廠,那基本和要命差不多了。
所以,自從日化廠有了下崗工人,徐叔陽和公司保安的神經就沒放松過,生怕他們又跑上門鬧事。
“徐總,跟工人代表的談話,讓我來談吧”曾浩田主動攬過責任,“您從旁監督就行。”
“只要工人同意,我沒有意見。”
工人們當然同意,他們面對自家廠長時,更是有什么說什么。
有個在職老工人代表率先發言說“我知道曾廠長是公司為我們從其他大廠調過來的廠長,有豐富的改革經驗。但是,隔行如隔山,日化行業跟家電行業是不同的。”
“那電視機是新鮮玩意,只要生產出來就有人買。但日化行業不一樣,我們的行業競爭相當激烈。產品生產出來賣不出去,并不是你開除幾個人就能解決的。”
“現在還只是讓大家下崗,要是又開不出工資來,是不是要像其他工廠那樣賣機器賣地等到沒東西可賣的時候,讓我們這些老家伙去哪兒呢”
曾浩田保證說“咱們廠是絕不可能賣機器賣地的咱們產品落后的問題我已經意識到了,所以上個月才從日本訂購了新的配方和一條灌裝生產線,專門生產”
一個技術工人起身打斷說“廠長,您買回來的生產線必須搭配特殊型號的瓶子,為了這種特殊型號的瓶子,咱們還得花幾十萬買瓶子的生產線。”
徐叔陽“”
工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往常任何一次上訪時,提出的問題都要細致。
綜合看下來,一是,要求解決下崗工人的再就業問題。
二是,全額發放工人工資,補足之前拖欠的工資。
三是,臨近春節,廠里要像其他工廠那樣發過年福利。
說來說去都是跟錢有關的。
曾浩田剛剛涉足日化行業,還需要適應和調整,徐叔陽愿意再多給對方一些時間。
他答應暫時從集團抽調資金借給日化廠,為一千多號工人發放當月工資。
其他問題由日化廠管理層自行解決。
因著再次碰到了日化廠工人上訪,狄思科在事后特意給盧大爺打了電話。
詢問他家老三在單位的情況。
盧大爺說,他閨女干得挺樂呵,廠里終于按時全額發了一回工資,還給每人發了半箱蘋果半箱梨。
也算能過個肥年了。
狄思科瞅瞅自己帶回來那一地年貨,再想想日化廠的半箱蘋果半箱梨。
難怪人家工人要來集團鬧事呢,這待遇簡直天差地別,換了誰都不能樂意呀